今日揭阳 今日榕城 今日揭东 今日普宁 今日惠来 今日揭西
新岭南 > 广东 > 揭阳 > 今日揭阳 > 正文

奈 揭阳姓氏概略之653 奈:由柰姓转来

来源:揭阳日报 2020-04-14 11:17   http://www.kcqsx.com/


福建油柰空心李。综 图

去年12月18日,本栏曾登过一篇《沉:由沈姓转来》的文章,介绍了因“沉”原为“沈”的俗字,在转为正字之后导致转姓的经过。无独有偶,奈姓也是一个因俗字转正而成为新姓的例子。

奈(nài,潮音nai6 (耐))姓,在全国约有人口6万,在各姓中排在第500位以后,占全国人口的0.005%.

奈姓在揭阳只有4人(2011),在各姓中排第456位,占揭阳人口的0.00006%.

奈,在现代汉字中是常用字,在2013年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中,奈是常用的一级汉字。然而,历史上它曾是一个俗字,也即只流行于民间而没有被认可为正字的字。清《康熙字典》对它的注解是:“同柰。详木部柰字注。”而在“柰”条,又注道:“按俗作 ,以别于柰何之柰。又俗作奈,以别于柰果之柰。皆非。”意思是说,“柰”有表柰果、柰何的意思,有人用加木字旁的俗字来表示柰果,以区别柰何;又有人用俗字奈来表示柰何,以区别柰果,这都不妥。这个注解也正说明,清初的字典编者认为,奈和加了木字旁的奈,都是民间用来表示柰两方面字义的俗字,都是不足取的。

正因为奈是俗字,我们在古文献中是甚少找到奈字的。人们常说“如之奈何”,在古文中其实用的全是“柰”字。《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别姬时那首项羽自作的诗是这样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用的正是两个柰字。

但是,俗字有时是可以转正的,就如现代汉语将“沉”从“沈”里分离出来一样,“奈”也从俗字转为正字,表示奈何义项,而“柰”则保留表示柰果义项,加了木字旁的奈,因在表偏旁义符方面与柰重复而不被采纳。在《通用规范汉字》中,柰是常用的二级汉字,也即其使用频率比奈少。

因此,奈姓源自柰姓,属俗字转姓。柰姓也属僻姓,明代《万姓统谱》收录有此姓,列举有宣德(1426~1435)初户部侍郎柰亨,为香河(今属河北省廊坊市)人,但没有指出柰姓姓源。

今奈姓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8省区奈姓人口约占全国奈姓总人口的65%.

奈姓的历史名人阙如。

揭阳的奈姓居民落居于榕城仙桥、梅云,揭西金和,惠来鳌江4地。

阿 龙

新闻推荐

劳模工作室,“疫”路展担当

每天对工地工人进行作业前体温检测。通讯员摄连日来,揭阳市各行各业逐渐复工复产,工作人员也陆续返岗。但疫情防控仍在...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奈 揭阳姓氏概略之653 奈:由柰姓转来)


 
频道推荐
  • 普宁青梅挂果率低 预计量少价高 去年岁末降雨少、梅花在花芽分化期间气温高是导致普宁青梅减产的主要原因
  • 如何谈论“故乡”
  • 惠来客鸟尾 大自然的奇石博物馆
  • 156岁圣心大教堂防火有妙招 摒弃大规模木结构采用石制结构,禁止携带明火及饮料等入内参观
  • 爱心捐书 同沐书香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