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副中心建设
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陈敏
“服务窗口集中、办理手续简化、干部亮明身份来工作,零距离的工作模式更深得民心。”化州市合江镇党委副书记陈海雁说道。3月27日,合江县域副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称合江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意味着该镇周边8个镇及7个国营农林场超过80万群众将告别行政审批路上来回的奔波,一扫以往“多门办理”的烦琐,“一站式”服务来到家门口。
合江分中心的建成使用,不仅是化州市一项便民利民的民生实事,也是化州市加快县域副中心建设结出的硕果之一。
政务服务在改革
合江分中心位于合江镇政府大院内,是对合江镇原行政服务中心以及镇政府办公大楼一楼东面办公室进行整改和装修而成,占地及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设综合办事大厅、后台审批区、窗口管理办公室、自助终端服务区、中心机房及配电房等。分中心自投入使用后,初步开放公安、国土、财政、工商、民政、农业、食药监等22个窗口,目前合江分中心可办理事项共668项,占市级事项的82%。
记者在综合办事大厅看到,内设群众等候区、填表示范区、自动叫号系统等基础设施和自动电脑查询、饮水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而在开放式的服务窗口,张贴着事项办理所需材料、流程等温馨提示,“一般办理需要材料,我们不仅在现场设有相关提示,还专门建立村干部工作群,以不同形式及时将信息送到群众手上,方便群众办事,也免去他们多跑的不必要。”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让群众得到更高效服务,我们专门在每个服务窗口设置评价系统。群众办完事,当场可以评价工作人员的服务,我们既能第一时间知道群众的满意度,也能监督管理服务工作。”陈海雁说。
目前综合办事大厅共设置14个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共18人,后勤人员3人,分中心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届时化州市22个单位810项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可在办事大厅“一站式”办理。
群众办事驶入“快车道”
“我第一次来到办事大厅,立刻发了朋友圈。朋友还争先留言问我这是哪里。”余女士说。家住化州市那务镇路冲村的她,计划和朋友在镇上开间养生类的加盟店,特意过来办理营业执照业务。
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办理营业执照业务,以前对办理事项一概不知。镇上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在分中心办事大厅办理,前几天还特意跑过来了解情况,摸清底再办理业务。相比以前要跑市区,还不知道找什么部门的窘迫经历,余女士不禁大赞分中心建设,“一站式服务来到家门口,办理事项清晰明了,省事也省力。”
工商行政管理窗口工作人员杨林清告诉我们,在办理资料齐全情况下,大部分事项基本在半天或更少时间可完成办理,基本实现“一个业务只需跑一趟”。
交谈间,余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填好表格,利索完成业务办理。
“从合江镇到化州市区,有近50公里的路程,距离先不说。办事程序烦琐,群众容易晕头转向。”化州市人民政府综合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彭卓告诉我们,市区排队办理事项的群众,最高人数曾一天达到300多号。自分中心成立后,整合窗口功能,真正让群众“只跑一次腿”、“只排一次队”。
据统计,分中心自启用以来,为群众办理人社、工商等事项2167多件,办结率为99%,深受群众好评。
着力提高服务效能
去年,化州市合江镇被确立为县域副中心之一。化州市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高州市县域副中心行政服务中心长坡分中心建设先行点经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合力推进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化州市县域副中心建设初显成效的标志之一。
据悉,为加快县域副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镇成立县域副中心行政审批中心建设临时党支部,做好化州市级各部门进驻合江县域副中心的服务工作,确保进驻部门干部安心工作和生活,到县域副中心办事的群众办事更方便顺畅。
每天,与群众打交道是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常态。对此,该镇加强对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求进驻人员熟悉办事流程,规范服务行为,用心为群众办事,构建高效文明的办事服务平台。
合江镇人社所办证人员廖紫茹刚调任到办事大厅,负责老人社保年审业务。
“早上和下午刚上班那会,办理业务的群众较多,经常有人早早便等在大厅门口。”她告诉记者,经常遇到过了办公时间还有群众来办理业务。“群众过来一趟不容易,推迟下班却能帮到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她说。
她告诉记者,以前业务办理方式偏传统,现在办理方式已更新,办事简单便捷,基本或不用一个早上可完成。“群众一开始有种不敢相信的感觉,经常问"真的弄好了吗?这么快?"事实上,一站式服务真的给群众带来很大便利”。她说。
新闻推荐
■记者杨海云通讯员曾英才本报讯七一期间,由中共化州市委老干部局主办,市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承办的“纪念中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