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 记者朱杰祺 通讯员吴献基 邓云霞很快,高州市云潭镇银海种养专业合作社白鸽养殖基地的第6批500多对白鸽就可以上市出售了,这即将给当地贫困户增加一笔不错的收益,逐步让他们走上脱贫奔康的致富路。
茂名晚报记者了解到,银海种养专业合作社白鸽养殖基地是高州市质监局对口帮扶云潭镇新圩村精准扶贫项目,占地面积20亩,总投资200万元。其中,高州市质监局帮扶16万元。目前已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成3个培育养殖鸽棚,投产鸽种5000多对,鱼塘2亩,预计到2018年底再新建800平方米鸽棚,2019年计划继续扩建鸽棚2000平方米。现每月产鸽约800对,收益达2万多元。
此外,搭建约100平方办公场所,挖建两亩多的鱼塘,投入养殖鱼苗约1000尾,种植黄皮树200棵,养鸭三批共250只,养鸡两批共600只。合作社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方式,预计贫困户人均每年增收1000元。
在结对帮扶中,高州市质监局帮扶工作组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新圩村群众有养殖白鸽的传统,但很大一部分以家庭散户养殖为主,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水平不高,产业化发展缓慢。工作组提出,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从而扩大白鸽生产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形成市场竞争中的质量优势、品牌效应及规模效益。因此,高州市质监局牵头云潭银海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白鸽养殖基地,通过规模化养殖,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养殖基地现场,记者看到,鸽棚采用全钢架、铁皮结构搭建,通风采光;育种棚外围则全钢丝网封闭,能有效防止外来病菌进入。鸽舍配套设施先进,自动饮水器、消毒机械,配料机等生产设备一应俱全。现已引进鸽苗8000只,鸽苗品种优质多样。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在开展养殖过程中,市质监局经常邀请市内畜牧养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要求银海种养专业合作社要建立无公害白鸽标准化示范基地,以基地示范、辐射影响,并以公司为龙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生产无公害白鸽,并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指导、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等统一管理模式,为农户与消费者架起了桥梁,从根本上解决了白鸽产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可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至目前止,该养殖场已销售了近2000对白鸽。
走进白鸽养殖基地,饲养员正熟练地将饲料倒进鸽笼前的食槽里,一只只白鸽起身、扑棱着翅膀开始啄食。据鸽场负责人介绍,饲养员是高州市质监局对口帮扶新圩村46户贫困户中的其中一户,该户主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无法承担粗重农活,合作社优先吸纳其到基地务工。除了长工,合作社根据工作需求还经常雇用短工,其中短工一天工资150元,目前已帮扶当地贫困户100多人次,这能给贫困户带来一定的额外收入。
据了解,在前一阶段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高州市质监局通过发动社会力量积极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银海白鸽场的各项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以银海白鸽场作为依托,发动周边群众尤其是贫困户发展养殖,增加其经济收入,争取早日脱贫。
2016年以来,高州市质监局在帮扶云潭镇新圩村工作中,无论是对口帮扶,还是精准帮扶,都着重提升当地的产业发展能力,派驻工作队结合当地特色,引进产业项目,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通讯员黄俊飞本报讯10月9日,高州市老年大学在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三楼举行了欢度重阳节暨“工会杯”五项竞赛颁奖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