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转出ICU的小金英病情尚不稳定。
■曾金英筹款专用二维码。
温暖1253号温暖诉求
普通家庭里,4个月大的孩子正躺在父母怀里享受溺爱时光。而小女婴曾金英,从4个多月起,就要跟可怕的白血病作斗争。孩子的遭遇让妈妈华小燕欲哭无泪,出生于2017年2月的小金英不仅罹患白血病,病情还二次复发,“我只希望她尽快脱离化疗、吃药,快快好起来。我还想要带她去看看这美好的世界。”
四个月大就被确诊重疾
华小燕一家是高州市云谭镇农民,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务农和外出打工,普普通通的农家,生活虽然清贫,但一家人相爱相守,日子里流淌着幸福。
2017年2月22日,农历正月二十六,华小燕的第三个孩子——女儿曾金英降生。沾着过年的喜气,亲人们都乐开了花。6月25日,四个多月的小金英第一次发烧。华小燕说,小婴儿发烧是很平常的事,但金英高烧不退,她不免担心。
华小燕的忧虑在金英的血常规检查报告中得以验证。医生告诉她,小金英的白细胞非常高,超过正常值65倍。“医生怀疑我女儿患上了白血病,让我马上到广州的医院检查治疗。”听到“白血病”三个字,华小燕的脑袋嗡嗡作响,她和丈夫强忍悲痛,第二天就将女儿带到广州,几经辗转来到广州中山三院就诊。
再次血检,小金英白细胞数量太高,被紧急送入儿科ICU。抽血、骨髓穿刺、吊针……各种治疗开始用在小金英的身上。经过一周的检查和治疗,医生确诊小金英患上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伴有肺部感染和肿瘤溶解综合症等并发症。
“在化疗中长大”
第一次做化疗时,幼小的金英因血管细小如丝,给治疗带来不小难度,医生只能使用小手术,以“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在小金英体内安装一个“输液港”,把输送药物的导管通过手部插到接近心脏的位置。如此,小金英免除了轮番扎针的痛楚。
“孩子是在化疗中长大的。”华小燕说,去年6月到今年3月,小金英做过6个疗程的化疗。“第一次化疗,孩子屁股皮肤溃疡、感染、发烧,折腾了33天情况才稳定下来,足足花了10万元。”
在化疗中,小金英学会翻身、坐、发音“ma”、指物、爬行……今年2月22日,她的周岁生日,那一天,华小燕心中无限感慨和酸楚,“小金英从来没有感受过真正的家庭温暖,她在医院里长大,如果不是医生及时救治,也许撑不过周岁。”华小燕哽咽难言,“靠延医续药换来的生存机会,代价太沉重。”
今年3月,小金英出院。那天,华小燕感觉:“熬出头了,终于可以让女儿看看外面的世界。”
7个月后病情复发
小金英的病情只平稳了7个月,就遭遇“复发”劫难。
今年10月,华小燕带1岁9个月的小金英回医院复查,医生发现,小金英的身体里又有了癌细胞。10月13日开始接受化疗,10月27日孩子因药物副作用导致引起肠道出血被送入ICU抢救。“当时情况特别危险,我担心女儿过不了难关,也许熬不到血小板上升就要离我而去。”华小燕说,在ICU外,她和丈夫甚至做过最坏打算,想放弃治疗,“没想到她居然挺了过来,太了不起!”
“医生说如果一切正常,后期还需要7-8个疗程的化疗,需要准备30万-50万元的治疗费。”华小燕为难地说,家里积蓄微薄,早在金英第一次治疗时已消耗干净,包括孩子至亲挚友,也倾尽所有帮助了金英,“几十万元的治疗费,对于我们来讲,是想也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万般无奈,华小燕只能求助社会,她希望有好心人帮帮金英,给她一线生机。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林夏通讯员陈华生卢明志近日,高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平山工商所来了几位老农,一进门就直奔所长室,紧握所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