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说
罗本森(信宜)
近年来,茂名市电子商务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有效激发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点,对解决农村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无疑是一条新路。但当前仍面临着配套服务滞后、物流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农产品规模化效应不强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亟待予以补足“短板”。
要增强电商发展后劲。现下农村地区的交通、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还较落后,电商广泛覆盖普及难以到边。应该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通信网络的覆盖和服务水平,统筹好移动、电信、联通等部门的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实行多网融合,为电子商务创造更好的条件。可在镇街构建一批集商品销售、交易支付、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商品销售服务类综合平台,村委会社区建立便民服务站,为辖区内群众提供代购农资、代销农产品等业务服务。有条件的完善电子商务创业园和产业园功能配套,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器。以扩大乡村物联网覆盖面,提高物流效率,增强电商发展后劲。
要加大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普及的力度。有不少村民对电子商务意识较淡薄,也不会运用网络为生产生活服务。各地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意识。并且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村民进行分期分批培训,提高网络应用技能。让更多的人学会用手机、会上网、会操作,积极参与和实践农村电子商务活动,提高普及应用率,增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粮食、油料、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果品、苗木花卉等产业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充分整合资源,加快“互联网+”综合服务体系产业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逐步建立起实体店和网店相结合的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使电子商务真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林夏通讯员陈严近日,信宜法院审结了一起非法持有枪支案,被告人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对扣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