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黄仁兴 张文兵 刘再扬
冬日的阳光洒在整洁的校园里,崭新的图书、电脑和投影仪放在课桌上,穿黄色校服的孩子们蹦蹦跳跳,眼里跃动着兴奋和喜悦的光。
12月18日下午,一场特别的捐书助学活动,在阳东区雅韶镇笏朝小学举行。捐赠者来自广州、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各地,他们都是阳江首任县委书记杨子江的后人。“父母亲生前十分牵挂阳江,关心笏朝的教育发展。在父亲百岁诞辰之际来到这里,就是希望把这份爱延续下去。”站在父亲的塑像旁,杨子江的儿子杨苗健动情地说。
接下来的两天里,杨子江的后人走访慰问了父母在阳江工作时的战友及笏朝村的群众。跨越千万里,绵延68载,三代人的接力,一次温情相聚——这是杨子江和夫人孙烈及其家人与笏朝村的不解之缘。
68年前,杨子江开展土改试点与笏朝结缘
到访阳江的杨子江后人济济一堂,有杨子江的长媳张玉霞、长孙杨岸枫、大女儿杨抗美、二儿子杨苗健、二女儿杨苗丽、二女婿苏耀基、小女儿杨苗燕、小女婿周刚和外孙苏杨。
今年12月12日是杨子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年初,杨子江的儿女在美国芝加哥大女儿杨抗美家中相聚时商量,决定做两件事纪念故去的父母:一是编撰一本书,记录父母不平凡的一生;二是向父亲曾经参加土改的阳江老区笏朝村笏朝小学杨子江图书馆捐赠图书、电脑和投影仪,传承父母亲关心教育下一代的精神。12月15日,他们到杨子江故居中山市沙溪镇申明亭村参加了当地政府举行的纪念杨子江诞辰100周年活动,并将曾是中山抗日游击队二区中队队部旧址的杨子江故居交由政府管理。
18日一早,杨子江后人从广州出发,刚到阳江市区,就探望了几位曾经和父母亲共事的老同志,包括原阳江县委勤务员、84岁的退休老干部邹辑声,86岁的离休老干部梁佩珩,88岁的离休老干部林恩葆,86岁的退休老干部张瑞芳。大家围坐在一起,深情回忆了60多年前杨子江和夫人孙烈在阳江工作的往事。
1949年10月25日,时年31岁的粤中纵队二支队副司令员杨子江,率部随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4军军长李成芳进入阳江城。此前一天,中共粤中临时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阳江县委,杨子江任书记。此后,杨子江在阳江领导剿匪、支前、恢复生产等工作。1950年,杨子江夫人孙烈从香港调回广东,任共青团阳江县委副书记,后来又任团县委书记。
1950年下半年,杨子江前往革命老区雅八乡笏朝村开展土改试点。笏朝村有3000多人,杨子江和土改工作队员一起住在笏朝小学,自此与笏朝村民结下了绵延近半个世纪的情缘。1951年7月,杨子江调到中共粤西区党委工作。
“你们的爸爸杨子江毫无架子,大家都称他为‘杨叔’。”“抗美,记得你是1950年在阳江出生的,大家都叫你‘阳江妹’。”几位老人回忆当年,难掩激动心情。张瑞芳老人紧紧握住老领导儿女的手,一度红了眼眶:“当时我们五兄妹,家里很穷,是杨子江、孙烈关心我,将我送到粤中江门革命干部学校,参加了3个月土改培训班学习,然后才有机会跟着杨书记参加土改。”
今年66岁的笏朝村老人陈书边说,小时候曾多次听大人们说过杨子江书记到村里搞土改的故事。当年搞土改,为的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如今,杨子江后人接力长期关心笏朝老区建设,为培养下一代倾注心血,这是对老书记一心为人民的精神最好的传承。
15年前,孙烈见证笏朝小学改建和杨子江图书馆落成启用
杨子江调离阳江后,一直牵挂着笏朝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回来调研指导工作。记者徘徊在图书馆里,虽然已是深冬,但窗外阳光温暖,远处井然有序的一排排新房和高大的树木映入眼帘。翻阅淡黄色封面、上下两册厚厚的书《剑影书痕——纪念杨子江诞辰100周年》,听着大家的回忆,15年前,孙烈遵从杨子江的遗愿,关心阳江老区教育事业,带着子女参加杨子江图书馆落成仪式并捐赠图书、电脑的场景,历历如在眼前。
杨子江晚年最挂心的是老区孩子的教育问题。1998年,杨子江逝世,孙烈代表丈夫把多年的积蓄交给阳江老促会,支援老区的教育事业。此举得到在阳江的老战友何明等的支持。1998年,一笔12万元的杨子江教育基金会在笏朝小学设立,每年给该校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一笔奖学金。此后,在儿女的支持下,孙烈又捐出一笔钱,使奖学金增加到15万元。
孙烈了解到,笏朝小学因年代久远,一些校舍已成危房,需要全面改造,便和阳江老促会刘华初、何明、许航等几位老同志商量,牵头集资改建笏朝小学。
2003年11月1日,笏朝小学新教学楼和杨子江图书馆落成剪彩,孙烈携长子杨苗青、长媳张玉霞、大女儿杨抗美、二儿子杨苗健等参加活动,并送来一批礼物充实图书馆:杨子江塑像1座、杨子江书法作品2幅、钢琴1台、电脑6台、图书500册、光盘软件百余张。
杨子江的后人回忆,当年孙烈已经76岁,但精神矍铄,看着孩子们走进杨子江图书馆,脸上满是欣慰。那次,音乐造诣很高的孙烈,还带来了新填词的一首歌曲《美丽的漠阳江》,并现场放歌,杨苗青则坐在大家捐赠的新钢琴前弹奏一曲。那一幕场景,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学生和嘉宾。
岁月无情。2007年,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任上的杨苗青积劳成疾,因病去世。2014年7月9日,孙烈逝世。
2018年,杨子江的儿女及孙辈到笏朝小学赠书助学
在笏朝村最高处一个山坡上,昔日黄土裸露的笏朝小学校园种植了红花绿树,杨子江图书馆挺立在操场前方,教室传出朗朗书声,一些学生则在操场上游戏。
简朴的捐赠仪式上,杨抗美、杨苗健、杨苗丽、杨苗燕等人把包括《剑影书痕——纪念杨子江诞辰100周年》在内的图书以及电脑、投影仪等交给学校。经杨子江的二儿子杨苗健、儿媳冯丽萍牵线,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珠海图书馆、高州图书馆联手给学校捐赠了一批图书和期刊共1000多册。
随后,大家参观校园,并来到杨子江图书馆。图书馆内悬挂着杨子江的书法作品《金戈铁马》,铁划银钩,笔墨遒劲。杨子江半身铜像目光慈爱深邃,眺望远方。在那架钢琴前,杨苗丽坐了下来,打开钢琴盖,手指抚过琴键,飘出柔和的音乐。此情此景,仿佛15年前大哥杨苗青弹奏的一幕。
“父亲和母亲在阳江工作时,与当地父老乡亲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们一直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说这里有很多牵挂的亲友。在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时候送书给笏朝的孩子们很有意义,希望他们快乐健康成长。希望一代一代人共同努力,把乡村的教育办得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杨苗健说。
杨子江的孙子杨岸枫、外孙苏杨是第一次到笏朝。他们说,这次到学校有特别的意义。“爷爷奶奶生前对笏朝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培育更多英才,他们把对笏朝教育事业的关心传递给了父辈。现在我们该接过接力棒,要守住这一份承诺和心愿。我们还会来这里,为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杨岸枫说。
笏朝小学校长林福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杨子江一家的关心和鼓舞,让笏朝村走出了一大批学子。学校借杨子江诞辰100周年的契机,重温杨子江、孙烈的感人事迹,要让孩子们传承好革命前辈的精神,成长后报效家乡和国家。
左上图:杨子江后人在杨子江铜像旁合影。刘再扬 摄
了解更多内容请扫扫二维码
新闻推荐
记者陈丹丹通讯员林保本报讯本月12日至13日,全市老促会会长座谈会在高州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老促会在肇庆召开的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