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山的云海。
山脚下稻田里的草垛。
三官山秀色。
听说,高州三官山很美很神奇。山水相依,风景秀丽,如仙境般。有连绵起伏的群山,繁茂森林,淙淙溪流;有高山草甸,奇石连堆,怪异成趣;有“冬天不用被,夏天不用扇”之说。山中常有浓雾遮蔽,时而可见蓝天青峰,时而高山流云似仙境。于是日前,我邀新叔组织驴友一起攀登三官山。
1
那日清晨,十几辆小车,集中在阳西县人民广场。已是初冬,但天气仍似夏天,阵阵小雨肆意地下,但没有影响驴友们的登山热情。
队伍依时出发,途经阳春河口、潭水、八甲,借道电白那霍,转入高州新垌镇。穿村过寨,时而穿过田野,时而越过山坡,最终到达大山脚下——一条人迹罕至的村子里。这条村子的村民姓陈,招呼我们的是一位热情的大叔。听说我们是从阳江过来的,他特别高兴。“你们要登三官山,车子就停在这里吧。我们这里是最‘山’的一条村子啦!”于是,领队交给了他几百元钱,请他买几只本地鸡煮粥,作为我们下山后的晚餐。
村外,草垛一个一个摆在稻田上,像士兵一样端端正正地站立着。几十人的队伍,有穿着迷彩服、有穿着登山服的,像当年的游击队员,在雨过天晴的蓝天下,向大山挺进。走出田野,跨过从山上湍急流下的淙淙溪流,跃上了绿草如茵的山坡,我们渐渐进入了大山深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诗句让我开始感悟这座陌生的大山。据说,该山高度有1252米,以“山奇水秀林幽、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蕴厚”著称。
山很大,几十人散落在峻峭的山坡上,星星点点,点缀着这一片葱葱郁郁、翠绿色的山峦。走在前面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姑娘,后面是一帮风流倜傥的小伙。领队在山顶上叫唤,男士们跟着吆喝,前呼后拥,在热烈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越过一座说不出名字的山峰。驻足瞭望:头上,天蓝云白,山峰林立,如一堵巨墙把前路挡住,似一把利剑直刺苍穹;山下,丛林成片,山峦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似巨龙潜伏在大地上,向南往北方向延伸。我们走进这沉寂的大山里,不免感到惊奇、神秘与恐惧。
2
“登上了这座山,就快到主峰了,大家加油!”领队及年轻的小伙始终走在前列,并为后面的驴友加油鼓劲。可是,看到身边几位同事艰难地攀爬,我已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一个刚从中央警官大学毕业的姑娘,身姿婀娜,虽然她能冷静面对,但体力明显不支,使劲地抓着山草往上攀爬;一个平时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年轻小伙,居然在大山的面前停滞不前,不敢回头,手和脚都趴在山草上,像蜗牛一样缓慢地挪动。这一段路,我们大约攀爬了30多分钟,山脚下的牛群清晰可见,头顶便是三官山主峰。这时,山尖上已有几个年轻人在上面跳跃欢呼,但大多数队员都绕过左边的大山,攀登到对面的山上,因为对面的山峰才是最高峰。
当我们登上最高峰,只见山下风景美如图画。一层层山脉,在厚厚的白云簇拥下,缓缓移动。我们站在山巅上好似被白云托起,惊呼、跳跃,迫不及待地记下这难忘的时刻,非常高兴。云雾一阵一阵从身边飘过,视野也似天窗一样,一会打开一会关闭,山下的风光时隐时现。云雾过处,身上的衣服扣子、相机表面、光滑的棍子上都沾满了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此情此景,恰似崔何咏《云》诗句:“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矄;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3
古人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天色已变灰暗。于是,大伙沿着山脊,又开始钻进了茂密的竹林里,像企鹅一样,两手扯着山草从高处往低处滑动。
夜幕下,有的队员慌了手脚,饥饿与疲劳使他们产生了幻觉,朝着灯火阑珊处奔走,结果遇上茂密丛林与绝壁深渊而折返。我们几个老友经过观察和判断,最后还是“老牛”寻旧路,选择了被废弃的机耕路,引着驴友陆陆续续地会合在村子的祠堂里。当我们洗过手,拿起碗筷的时候,锅里只剩下鸡块和似饭一样的粥。陈大叔连忙说:“不好意思!已加了好几轮米汤了,还是不够!”“没关系!随便吃点就行。”我们说。接着,陈大叔询问我们登山的情况,并兴致勃勃地讲起了“三官山”的传奇故事。
相传唐末年间,有三条巨蟒在新垌、云潭一带专门掠食耕牛、猪羊等牲畜,作恶多端,祸害百姓。老百姓失去了耕牛,田间无法耕作,苦不堪言。这事惊动了天上,玉帝派三位神仙下凡驾临三座山峰,重重地压住了三条巨蟒。祸害民间的三条巨蟒被降服后,百姓感恩建造了三清观,以供奉的“天官、地官、水官”命名三座山峰,后人称这三座山峰为“三官山”……听着优美的传说,我身心的疲劳顿时消失。
告别陈大叔,汽车在夜幕下驶离了村子。山村又恢复了平静,在夜空下闪烁着光芒。
新闻推荐
记者张伍通讯员黄国韬本报讯为促进社会家庭健康发展,最近,高州市东岸镇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普及科学健康知识,引导群众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