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伟 郭安胤
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和娘娘庙位于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山兜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茂名市目前唯一的“国保”。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即是冼太夫人墓,隋开皇年间,冼太夫人被隋文帝册封为谯国夫人,娘娘庙即是冼太夫人庙。根据考究,明代以前的山兜冼太夫人庙应叫谯国夫人庙,与谯国夫人墓对应,是官方的建筑物。娘娘庙清晰的历史脉络可追溯到明代初期,自庄垌蔡氏十世祖联合同村黄氏族人重建冼太夫人庙开始。他们重建冼太夫人庙起庙名时按其风俗称冼太夫人为娘娘,而把山兜冼太夫人庙亲切地称为娘娘庙。
国务院公布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和娘娘庙的简介这样说,隋谯国夫人冼氏墓位于电白县电城镇山兜丁村。冼夫人墓由墓城、墓碑及享殿等构成。墓城为南北向,东西长123米、南北宽110米,占地13,530平方米。墓前残存隋代负碑赑屃,墓城四周筑有夯土墙,墓城内地表可见隋代以来建筑构件。经考古勘查发现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中部,清晰可见的遗迹有由南至北的前殿、天井、寝宫及东西两翼的厢房、水池等隋唐及宋代建筑,前后殿均面宽22米,七开间,进深5间,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出土了印花砖、瓦当、石柱础、铺地砖、碗、碟、盆、香炉等多种陶、瓷器皿和镂孔圈足青釉砚台、仰莲香炉等。墓城东南角的娘娘庙始建于隋代。冼氏世为百越俚族首领。冼夫人在梁、陈、隋三朝统辖部落十数万家。她致力于促进民族和睦、维护国家统一,为保护岭南地区的社会安定和促进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冼夫人墓始建于隋朝,唐、宋、明、清均有重修,墓城内保存了较多的隋代建筑遗迹,是广东考古发现的第一个隋朝墓园建筑实例。
隋仁寿初年,冼太夫人巡抚海南(包括现在的粤西、广西东南部和海南岛)时仙逝,按俚人习俗,葬于山兜之原。隋朝廷按“国夫人”的礼制在现在的电城镇山兜修建了规模很大的墓园,并在墓园的东南角修建了谯国夫人庙。
唐朝武则天圣历初,冼太夫人玄孙冯君衡,因在承袭潘州刺史时被“矫诬”获罪,遭受了“毁冠裂冕”“籍没其家”的处置,因而,山兜的冼太夫人墓园和谯国夫人庙也遭到了破坏。同时,冯君衡之子冯元一也被前来处置该事件的岭南讨击使李千里掳入宫中,进给武则天,武则天赏其机灵,留作侍应。不久,冯元一因犯小过被挞出宫门,后拜宦官高延福为义父,遂改姓高,称为高力士。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电白区冼夫人墓园建筑遗址与丁村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报告(2016年)》(以下简称《考古报告》)中说,发现有唐中期大修建的奠基坑和奠基用的陶器(古代开挖基础开始建筑时的一种型制),按此可推断,冼太夫人墓园在唐中期大重建时,是对墓园进行了平整,在平地上奠基后再开展建筑的。从这也可推断出,冼太夫人墓园和谯国夫人庙在“君衡事件”后至唐中期大重修时的时光里,是处在建筑物严重受损,已成废墟的状态。唐高力士(684年—762年)时期,高力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超越祖先冼太夫人、冯盎,冯冼家族势力又回到高峰。《考古报告》中说冼太夫人墓园于唐中晚时期由于被追封和赐祭进行过相应的建设,这佐证了冼太夫人墓园和谯国夫人庙在高力士时期得到了大重建。
两宋时期,冯冼家族势力依然强大,史料记载其族群为大首领的有知白州事冼积中(北宋绍圣元年进士),知化州事冼云举(南宋绍兴年间)等等。冯冼家族在北宋时对冼太夫人墓园和谯国夫人庙又进行了大修建,《考古报告》中明确述说了冼太夫人墓园在北宋时期进行了建设。
南宋时期,岭南地区发生“鼓反之乱”,南宋王朝全力打压,岭南各地首领开始失去权力,冯冼家族亦不例外,冯冼核心族群(古高州今浮山岭西南面的电白霞洞一带)以及山兜故里的族人被迫迁走他乡(从现山兜丁村无冼姓、霞洞冯家村已无冯姓中看到历史的印记),冼太夫人墓园和谯国夫人庙遭到破坏,开始荒废。
宋景炎年间(1276—1278),电白庄垌蔡氏始祖蔡秋涧定居庄垌(今电城镇庄垌村)。蔡氏四世祖开始在山兜冼太夫人墓园和谯国夫人庙遗址前开垦,并在田头建有用于农业生产的田头屋。七世祖看中冼太夫人墓园是风水宝地,欲迁其六世祖坟(从这可印证当时冼太夫人墓园和谯国夫人庙已荒废到无法辨认,以至被蔡氏七世祖认为是能使用的风水宝地,因为自古至今传统习俗中,明显露于地表的墓和庙,任何人是不敢有非份之想的)。夜见冼太夫人托梦说:“此地留构予庙,予指引汝上山,欲贵显则葬鹿地,欲富庶则扦豕穴。”其按托梦所说,果然见到一鹿一猪分开跑,便追猪而得穴,名猪乸坑(娘娘庙现存碑记)。蔡氏十世祖(明代初年)为向冼太夫人报恩,与同村的黄氏族人商议,决定在冼太夫人墓前建庙,庙的首座是蔡族所建,次座及西边的回廊由黄氏族人协力建成。蔡氏族人按照自己的风俗将重建的谯国夫人庙命名为娘娘庙,在娘娘庙里挂“肇基济阳”牌匾。由是,谯国夫人庙在南宋“鼓反之乱”后荒废直至明代初年才得到重建,香火又再度得到延续,而冼太夫人墓园仍旧荒废(经对娘娘庙的碑记、庄垌黄氏族谱,庄垌蔡氏后人进行深入的调查,得到佐证)。自此,谯国夫人庙以娘娘庙称呼,不再是官方的建筑,在民间,这个称呼更加显得亲切。
清朝的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年间,黄、蔡两族对娘娘庙都进行过维修,而冼太夫人墓未重建。嘉庆年时,电白县知县特克星阿对冼太夫人墓园进行调查,发现隋代墓碑负碑赑屃石,并在墓前重立碑一块,该碑就是现存于冼太夫人故里景区内的“隋谯国夫人冼氏墓”这块碑。民国时期,黄、蔡两族牵头,周边村庄其他姓氏村民参加重修娘娘庙。
新中国成立初年,娘娘庙改作小学。1976年间,冼太夫人神像回归娘娘庙。1978年小学迁出,娘娘庙开始逐渐回复冼太夫人信俗的各项活动。
1983年3月,电白县文物普查队在电城镇山兜发现清嘉庆年立的隋谯国夫人冼氏墓碑和负碑赑屃石,并发现了遗址。由此,沉默了近千年的冼太夫人墓园遗址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1984年,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和娘娘庙被电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4月,电白县人民政府与中山市共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电白县冼太夫人故里景区开发项目合同书》,冼太夫人墓园和娘娘庙的保护建设开始启动。电白县政府方面全力对影响冼太夫人墓园的民房进行拆迁,中山市共通公司负责对娘娘庙进行全面的修缮。中山市共通公司负责开始筹建冼太夫人故里景区,并融入冼太夫人故里的保护和建设。
2004年12月27日,电白县官方在电城镇山兜举行娘娘庙重修竣工庆典活动。2005年1月4日,电白县官方举行纪念冼太夫人诞辰系列活动。中山市共通公司在山兜冼太大道建造的“巾帼英雄第一人”牌坊落成,县城东湖冼太广场冼太夫人铜像落成,东南亚冯冼后裔代表到山兜寻根问祖。
2005年—2006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开展考古勘查。
2007年—2009年,电白县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编制《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含娘娘庙)保护规划》,中山共通公司全力支持。
2009年8月,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和娘娘庙由电白县文广新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上半年,电白县岭南圣母文化建设指挥部与中山市共通公司共同努力,接续完成《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含娘娘庙)保护规划》的编制,全力向省政府申报。同年12月12日,省政府批准实施该方案。
2013年3月5日,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和娘娘庙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4月,广东茂名滨海新区接管电城镇。由此,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电白区、茂名市岭南圣母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同心合力,共同推进山兜冼太夫人故里的保护和建设。
2014年,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征用冼太夫人墓园土地作为墓园专属用地,切实保护冼太夫人墓园。
2014年6月,国家文物局批准隋谯国夫人冼氏墓保护设施建设工程立项。
2015年12月—2016年3月,广东省考古所对冼太夫人墓园和丁村遗址开展考古勘查。
2017年,广东省文物局下达资金对娘娘庙进行修缮。2017年8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冼太夫人墓园展示利用工程立项。
2018年,冼太夫人墓园保护工程正式开工。
(作者单位: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彭诒健莫颖华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12月21日,化州市林尘镇禁毒协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