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
崔耀奇(电白)
最近,茂名市新编大型历史名人粤剧《潘茂名》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演出高潮迭起、精彩绝伦,大获好评。随后该剧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的专家、艺术家认为,《潘茂名》的题材凝聚了正能量,弘扬了好心精神,展示了高凉文化的历史魅力,使全国各地人民更全面地了解茂名。
的确,地方标志性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茂名市新编大型历史名人粤剧《潘茂名》不但做到了,还做得很好。潘茂名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不但是岭南道教的先驱,还与古代先贤神农氏一样,遍尝百草,悬壶济世,救活众多百姓,深受粤西人民敬仰,为世代所传颂,是茂名市的根,也是茂名市“好心精神”的历史渊源。茂名地名由此而来。把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搬上舞台,通过地方戏曲形式去展现、演绎,助推了“好心精神”的传播,唱响了地方历史文化故事。这样题材的戏曲作品不但走出了茂名、还走出了广东,走到首都,到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让首都观众过了一把地方文化戏曲瘾。观众在欣赏精湛演技的同时,了解了茂名市的历史文化。同时通过举行高规格的戏剧文化座谈会,以及各级媒体的争相报道,让茂名的“好心精神”走出广东,走进全国,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让好心文化走出去,展现的是一种高度文化自信。当前茂名市精心打造的著名历史人物题材的地方戏剧除了《潘茂名》,还有茂名市桃花粤剧团排演的大型原创剧目《冼夫人》。粤剧《冼夫人》在茂名市首届“好心茂名”冼夫人文化活动周的演出中一炮打响,精彩的演出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好评。《冼夫人》同样也是一部大型历史题材剧,主要内容是关于冼夫人的精彩一生,同时也是通过“歌、舞、演”的戏剧形式在舞台上弘扬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这样历史人物题材的戏剧与《潘茂名》一样,其思想内核是“好心”,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高度一致。期待这样“好心”题材的作品走出去,走出茂名,走出广东,彰显文化高度自信,传播茂名市“好心精神”,唱响“好心文化”品牌,扩大“好心文化”的影响力。
要让茂名市优秀历史文化走出去,笔者认为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挖掘地方历史文化题材,展现“好心文化”精神。茂名市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一些优秀历史人物,比如近代信宜有凌十八、霞洞有崔良槚等义军领袖,当代有革命义士李嘉,电白有人民心中的丰碑、焦裕禄式好干部王占鳌等,都有说不完的“好心”故事。二是挖掘宣传新时代“好心”素材。比如“好心湖”的嬗变、滨海绿城的崛起以及茂名市涌现出众多的“善人善举”等,都是好的素材。三是要创新形式。茂名市重磅推出的历史人物戏剧《潘茂名》及《冼夫人》都融入很多创新元素,给人耳目一新感觉,所以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与艺术吸引力。
文化自信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文化建设部分的关键词。地方戏剧演地方历史名人就是最好的文化自信。期待更多的茂名市标志文化品牌走向全国,展现“好心文化”的魅力。
新闻推荐
信宜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获评“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先进集体”
通讯员潘霞本报讯1月8日,在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省、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上,信宜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喜获“广东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