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砥砺奋进的2018
迎接建市60周年系列报道
记者陈牧云 通讯员朱奕炜
本报讯去年,茂名市人社系统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稳就业、促改革、兜底线、防风险、保民生,以新担当新作为致力打造人才集聚和民生保障新高地,各项人社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4%;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2034人,就近就地就业10172人。
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去年,茂名市积极创新就业政策,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省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意见,提出了十一条务实管用的举措,努力将困难企业职工稳在岗位、稳在企业、稳在当地。建立完善企业用工情况监测和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体系,推进就业实名制登记和就业援助工作。实施服务企业引才用工行动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广泛开展家政服务技能等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全市技能晋升培训补贴17646人次。出台政策文件,加大异地务工人员、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支持力度,大大地激发了创业活力。
据统计,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4%;发放企业稳岗补贴3911万元,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2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1万人;发放企业稳岗补贴3911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0万元。目前,全市共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8家、市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3家、省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1家。
人才队伍质量不断提升
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茂名市制定了《茂名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茂名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细则》,在全省率先出台《茂名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扬帆计划”入选省人才项目和人数创历史新高,全市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372人,其中博士41人。新设博士工作站6家。按照“东南西北中”布局人才工作网络,先后与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重点高校共建人才工作联络站。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全市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分别达26.7万人和47.2万人。全年新增校企合作企业36家,新增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并获省450万元资金支持。此外,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建立健全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完成农垦基础教育人员移交、国有林场人事管理改革,稳妥推进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市教育系统“县管校聘”、市“两本四专”高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等改革。
兜牢底线民生补短板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为了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茂名市全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着力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去年,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98.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98.3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9.0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60.5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乡医保各级财政补助、工伤伤残津贴、失业保险金分别提高至2217.44元、148元、490元、3077.35元、1269元。
扎实推进欠薪治理。茂名市积极开展劳资风险隐患排查、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和仲裁“百日清案”“两制”专项检查行动,全力推进用工实名制、分账管理、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落地。全年共检查用人单位8080家,责令清退欠薪4932万元,涉及4212人次,发案率、涉案金额以及涉及人数有较大下降。
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实施人社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2034人,就近就地就业10172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0%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技工院校茂名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按时足额发放到位,2016-2018学年共发放705.57万元。此外,在对口帮扶广西南宁、来宾5个县(区)分别成立劳务工作站,共举办22场专题劳务招聘会,实现粤桂劳务协作扶贫转移就业1256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新闻推荐
茂名市荔枝标准果园生产管理规范发布 茂名市荔枝进入产业发展新阶段
记者张彩霞通讯员许红本报讯“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茂名。”25-26日,广东荔枝产业联盟荔枝标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