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焕松
为鼓励外来务工人员春节后返回高新区工作岗位,继续为高新区建设作贡献,高新区总工会近日推出“幸福回高新”车票补贴活动,通过抽奖的形式,向500名返回高新区工作的外地职工每人最多发放200元交通补助。(本报2月19日07版)
每年春节过后,由于企业生产任务增加、异地务工人员“回流”不及时等原因,一些地方企业的用工成了难题,甚至会出现“用工荒”现象。高新区开展“幸福回高新”车票补贴活动,有助于异地务工人员“回流”,但这也给珠海市人力资源部门提了醒,要未雨绸缪,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加强人力资源调配和劳务招聘,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困难。
企业用工问题关系到企业生产发展大计,关系到珠海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大局。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珠海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要想让企业不再为用工发愁,就要提前科学谋划人力资源配置,主动对接劳动力供需市场,想方设法加大招聘力度,全面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
要提前做好“招兵买马”准备工作。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深入工业园区开展用工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市劳务用工需求情况,准确分析和调整用工结构,明确今年招工思路。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开拓市外甚至省外劳动力资源,在做好阳江、茂名、怒江等扶贫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同时,加强与省内外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的劳务市场对接,满足企业大量用工和劳动者就业的需求。
要着重做好技术型人才的引进工作。跟普工需求相比,企业对模具工、机修工、焊工及钳工等技术工种的需求更为紧迫。除了加强跟市内外职业院校交流合作,搭建校企间技能人才对接合作平台外,还要做好技术型人才的服务管理工作。此外,要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完善人才激励体制机制建设,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挥空间和生活环境,营造“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良好用人氛围,让人才“招得进来、留得下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期待全市企业开足马力加大生产,为今年珠海市经济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力保第一季经济实现开门红。
新闻推荐
网红在街上随机邀约路人参与本次活动。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康华摄记者卢茵本报讯“请问你去过海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