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湛(市区)
茂名日报日前报道,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以企业服务官的身份,深入挂钩联系企业茂名石化开展服务企业活动,通过现场调研了解掌握企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对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遇到的项目用地等问题,提出了破解的措施及方案,并安排专人对接,逐项跟踪落实,为石化龙头企业创造更好更快发展环境。
市委主要领导率先实施重点骨干企业服务官制度,不仅彰显了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兴产业的发展导向,而且体现了建设法治政府以担当作为促发展的坚定信念。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建立重点骨干企业服务官制度,是茂名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遴选55家重点骨干企业,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市委、市政府正副秘书长担任重点骨干企业服务官,有助于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推进领导干部带头进企业入一线到基层,明确责任全力以赴,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向企业传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温情。企业是经济的主体,一座城市一个区域发展步伐的快慢,取决于企业的成长壮大。加强政策扶持、产业引导和配套服务,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深化改革的取向之一。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面临困难较多的态势下,更要加强与企业联系对接,向企业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长效引擎。茂名高新区一家新材料骨干企业投产后遇到资金周转等方面的问题,在市领导深入调研和多方协调下,税务部门依据支持高新产业的相关政策,及时办理退税近5000万元,使该企业渡过难关,实现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并拉动一批下游精细化工项目发展。这说明想企业所需、急企业所急,上门服务,主动贴近,为企业排忧解难,不仅传递了振兴实体经济的积极信号,而且对激发市场主体内生活力,引导企业坚定发展预期,汇聚大兴产业动能,都具有强大的撬动作用。
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官制度,让领导干部为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提升服务的精准度与效率至关紧要。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的蓬勃崛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让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为企业服务必须与时俱进,以“锈花功夫”细致调研,掌握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症结所在,把脉开方,对症下药,使企业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茂名市装备业的崛起,就是对此具有说服力的印证。过去一直以通用低端产品与石化配件为主的茂名装备业,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政府专项扶持下,走上了开发大型专用设备的新路径。其间市领导多次深入调研,从产业规划、资金投入、科技研发等多方面协调扶持,激发企业创新动能,使装备业成为茂名市六大主导产业之一。还有,茂名市罗非鱼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就得益于政府相关部门摸准影响产品质量的症结,实施了协调口岸部门加快通关效率、加强质量管控、扩大出口市场等措施,使罗非鱼加工业迅猛发展,年出口额超过2亿美元。这告诉我们,秉持担当有为精神,全盘谋划、细处着眼,有的放矢地为帮扶企业精准服务,推动营商环境改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使企业得到消弭痛点、打造亮点的实实在在效果,不仅是大兴产业做大茂名经济总量的务实之举,更是将企业服务官制度推广至各区、县级市、经济功能区及镇,形成多级联动体系,让更多企业服务官在履职尽责中脱颖而出的应有之义。
新闻推荐
茂名市举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专家座谈会 塑造城市旅游品牌 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
记者张彩霞本报讯昨日,茂名市举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专家座谈会,贯彻落实去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动茂名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