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光明区爱华小学 丘苑银 叶大仁
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编码过程。在当下的很多习作课上,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以及“评价标准是什么”。“清单作文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就是为了让“写”看得见,让“改”摸得着。该作文教学方法立足小学作文特点,以单元主题训练为主,训练学生围绕作文清单进行写作,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作文前和作文后清单为结合点,训练学生围绕作文清单进行评改,打通清单导写与清单评改的通道、挖掘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历程,让学生自觉用文字自由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习作学情和年段习作目标,设置阶梯推进,激发学生内在需求;通过清单导读、导写和导评,升华学生写作水平,引领学生提炼习作生成过程;最后通过分享习作成果,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研究历程与教学价值
引领学生“个性成长” 形成有序思维能力
一、研究历程
1.研究起步阶段(2014年5月—2015年6月)。起初我们以爱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作文评改为依据,针对中年级学生在习作评改中出现的目标不清、要求笼统等问题设计清单评改策略。我们明确了清单作文教学中年级和年段语文老师的责任,确定了各年级和年段的教学任务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要求年级和年段语文老师相互配合,促进年级与年段作文教学共同提高。这一阶段形成了研究成果——《爱华小学习作清单评改策略》。
2.实践探究阶段(2015年6月—2016年6月)。有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后,就向五、六年级辐射,并成功申请到2014年深圳市教科院的重大招标课题。这次以“写景”为突破口,形成了三到六年级的写景清单导写导评策略。
3.成果深化阶段(2017年6月—2019年6月)。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辐射,梳理整合了小学阶段同类内容教学整体性的系统策划和具体设计,形成了同类习作教学内容。我们以省级课题《小学清单式评改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结合课堂教学,继续深化“清单作文教学”研究成果。
二、教学价值
1.遵循学生成长基本规律。课堂教学惟一的价值追求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应该是自觉的、内生的,也是自然的、应然的。他们需要的是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是教师的正确引领而不是横加干涉。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让他自己从“现实基础”走向“生命可能”。“清单作文教学”课堂就是为满足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成长提供可能。
2.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有序思考是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遗漏又不重复的一种思维方法。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由于年龄小,思考常常是无序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有序思考,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清单作文教学”策略,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基本路径与基本策略
清单导读、导写、导评三课并行
一、基本路径
1.重构单元作文教学内容,开设清单导读课、清单导写课、清单导评课三种课型研讨。针对作文教学目标不清的问题,采用项目整合单元内容,确定清单目标。在清单导读课上,年级与年段语文老师合作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制作作文清单。在清单导写课上,由科任教师带着清单上课,要求学生按照习作清单来写,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结构要清、条理要清、表达要清。清单导写课既强调对类型作文特征的继承,又强调不同类型作文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教师可引入教师创文,也可引入微课视频。在清单导评课上,对习作成果进行及时评估与反馈。教师针对导读课和导写课中出现的教学问题,设计开放课堂,引导学生回顾清单作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交流课堂上的收获与不足,确立重建作文课的内容与方法,对学生进行不同角度作文训练。清单作文的评改方式包括个人自评、邀请他评、同伴互评、合作共评、跨班级评。清单作文的评改应立足考查语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题目清新、内容清楚、结构清晰、表达清明、语言清通”等要求,把文章分为三星、四星、五星级,不及格为二星级,并确定每一个等级的对应标准。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准确且有条理的表达。
2.确定清单作文的指导策略。清单作文从学生生活入手,关注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情景、学习感受和学习收获,指导学生在清单中写作文——把遇到的问题写成文章;把课堂亮点和不足整理成文章;把师生互动写成文章;把清单作文导写和测评的过程写成文章;把习作中的困惑、疑虑、思考、感受以及和作文相关的内容写成文章。最终,丰富作文素材,提高学生表达欲望,真正做到写作目标清、结构思维清、表达条理清。
3.探索清单作文的评改原则、方式标准及评分等级。清单作文评价遵循全面性原则、鼓励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差异化原则、个性化的原则。
二、基本策略
1.清单导读策略。通过整体清单导读课文,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起导向作用,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整体把握单元内容,达到写作目标,把教材写作章法迁移到学生作文上来。课堂围绕学什么、练什么、为什么练展开,根据所学内容提出写作清单,让学生围绕着一个个清单进行阅读、收集资料、归纳写法。清单作文导读教学流程六步法是:一聊阅读,激发兴趣;二围绕清单,品读文章;三细品研读,读懂结构;四整体回读,提炼方法;五自我展示,拓展阅读;六归纳整理,迁移训练。
2.清单导写策略。列写清单,学习典型课文,搭建写作支架,梳理写作思路,实践写作活动。清单作文导写教学流程六步法是:一话题引趣,激发兴趣;二明确内容,制作清单;三佳作引路,章法导写;四自由表达,快速行文;五习作欣赏,集体会诊;六习作展览,分享借鉴。
3.清单导评策略。对照清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明确改什么,为什么这样改等问题。清单作文导评教学流程六步法是:一点赞起航,激发信心;二习作展示,诊断病源;三依托范例,章法引领;四聚焦病根,落笔修改;五互动评价,分享成果;六二次重写,再次提升。
以四年级写作课《游光明大观园》的清单为例,我们设制了三份“清单”——一是“习作清单”,为指导课专用,使用的对象是学生,采用陈述句式,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我监控,边写边修改;二是“评改清单”,为讲评课专用,使用的对象是老师和同伴,采用疑问句式,作用是教师和小组成员从读者的角度对学生、同伴的作文做出评定并提出修改建议;三是“达标清单”。(详见下表)
实践成果与创新影响
形成清单作文教学“六字法”
一是探索出“三课并行”模式。在实践中,以学课文、学结构、学表达等形式,从主题清单入手,年段联动,长程设计推进,探索出“清单导读课+清单导写课+清单导评课”三课并行的模式,同步推进课程,强化清单写作与清单评改学习体验感和成就感,形成了清单作文教学的六字法——“写—赞—诊—引—改—升”,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与评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清单作文教学”成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清单作文教学系列,编辑了《清单作文——那景》精品教材。
二是获得专家们的认可。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认为清单作文教学具有前瞻性、打开了作文教学新视野,让作文教改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黄积才认为:“清单作文教学具有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开展这样的作文研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北京市顺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苏静林认为课题“有比较突出的年段作文前后联动研究意义”。
三是区域成果推荐。爱华小学开展清单作文教学研究以来,得到市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12月16日,爱华小学“清单作文教学”成果在光明新区成功推荐,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室主任专家、区教科研中心科研室特级教师、各校科研室负责人及区域小学语文代表、高州市和韶关市部分教师70多人参与推荐会。
四是课题研究传播广泛。《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研究》《广东教学》《特区教育》《作文报》《宝安日报》等教育报刊及媒体相继刊登报道清单作文研究成果30多篇,学生发表文章46篇。
新闻推荐
高州市领导到石鼓宝光调研时强调 统筹做好党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
通讯员巫一帆本报讯日前,高州市委书记黄晨光分别到石鼓镇、宝光街道调研脱贫攻坚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工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