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霞
近年来,茂名市大力推动“滨海绿城,好心茂名”建设,基本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有花”的滨海绿城风光的格局。图为中心城区红旗公园。本报记者丘立贺摄
园林绿化
近年来,茂名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以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为契机,结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大力推动“滨海绿城,好心茂名”建设,基本形成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有花”的滨海绿城风光的格局。
据了解,茂名市先后建成了占地10多平方公里的露天矿生态公园、水东湾海洋公园、市民公园、官渡公园、歌美海公园、红旗公园、上滨体育公园、江东体育公园、滨江公园、祥和公园等一大批大小公园,对小东江二级平台及同心岛进行了生态修复,建成了小东江公园;通过实施清淤、截污、引水、生物治理等措施,全面治理了公园广场内湖水体;公园、道路、广场大量种植开花植物和增设莳花,增加了市区绿化色彩层次和绿化香化;全面提升了市区园林绿化景观水平和城市品位。
提高市区绿化水平
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
“十五”期间,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茂名市重点抓小东江绿化带的建设、小区和庭院绿化、园林精品建设等,使茂名市的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区园林绿化建设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要求,2002年3月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为迎接进一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迎接国家建设部组织的复查,园林部门采取措施提高市区绿化水平。一是增加绿量。园林部门见缝插绿,将市区的边角地、闲散地、道路弧弯以及道路退红线地块改作绿地,尽可能地增加绿量。同时实施加荫工程,在江东路、文明北路、油城七至九路、高水公路等路段进行改植加植路树,完成一号人工湖绿化工程,完善文化广场绿化和福华小区绿化小游园建设。二是提高街景效果。在油城三路、油城五路、官山二路、红旗中路、新湖路和迎宾二路分车带或人行道花坛实施改植工程,同时深化园林艺术造型,定期修剪,因路造景,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绿化道路景观。并着力打造高标准园林绿化样板路,以点带面,提高市区绿化水平。三是抓好绿化改造工作。对老化或长期生长不良的绿化植物进行改造更新,对广场部分绿地和部分路段绿化进行了更新。
5年来,共种植乔木3.6万棵,花灌木51万株,草皮4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用地总面积1097.10公顷,绿地率35%,绿化覆盖总面积1182.96公顷,绿化覆盖率37.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9平方米。
坚持“四多四少”绿化理念
向生态型、景观型绿化转变
“十一五”期间,为了抓紧开展迎接建设部组织的“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茂名市加大力度进行城市绿化建设,完成了油城四至六路、光华北路北段、光华南路高架桥底、健康南路、计星路和市图书馆周边等新增绿地的绿化建设;对人民路、光华路、官渡路等路段的分车带绿化进行改造;完成了油城九路大圆坛、文光圆坛、乙烯圆坛、光华北大草坪、双山路与人民路等交叉路口的绿化改造。特别是2008年以来,茂名市坚持“四多四少”的城市绿化理念,即“多种树,少种草;多自然生态,少人工修剪;多品种,少单一;多色彩,少单调”,全面促使城市绿化从普通绿化向生态型、景观型绿化转变。
抓好城市道路绿化建设。采用多品种、多层次的“生态式、群落式”种植方式,对红旗路、站前路、西粤路、油城三路、光华中路、健康南路、计星路烈士陵园至环市路段、江南路、茂名大道两侧及与油城路交叉口、茂南大道(计星路——天桥路段)等多处绿地等新建或新改造道路进行了绿化。利用旧路迁移乔木等办法,高水平、高标准地完成了茂南大道绿化。同时,对主次干道进行加荫加绿,实施了文明路、双山路、人民路、高凉路分车带加种乔木工程,提高了道路绿化绿量和景观水平,并对市区多个道路弧弯及细碎绿化地进行见缝插绿。
对市区公园、广场的绿化进行改造。为了提高新湖公园的景观质量,2009年在新湖公园北区建设了一条1公里多长的沥青路和1公里多长的环湖路,改变了多年来该区因为太荒凉没有人敢去的状况。首次引进了风光互补节能灯,解决了园内照明不足影响游客安全问题,又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新湖公园的园容园貌有了很大变化,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解决文化广场绿量和绿荫较少问题,在2010年组织实施了“增荫加绿”工程,大量补植中、大乔木,并在沿道路两旁大幅增加绿量和树荫覆盖面积。同时,环广场西南区和东半区加建了人行道,新建成彩砖人行道约5000平方米,沿路安装多种款式的路灯,并在广场东出口商场周边等多处安装围栏和人行道警示桩。
茂名市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形成城市道路的绿色通廊与城市公园相连接,形成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建城区绿地面积1637.36公顷,绿地率38.8%,绿化覆盖率4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02平方米。
多种树多品种多色彩
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
“十二五”期间,茂名市坚持“多种树、多品种、多色彩”的绿化理念,大力种植大树乔木,见缝插绿,改善城市生态、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
积极提升道路绿化水平。完成了西粤路、羊坡公路、双山六七路、官渡三四路、高凉南路、矿业北路、海洋大道一二期道路绿化,以及油城四路中央花坛加种乔木、茂水路慢车道加种乔木、小东江东岸(永久桥——竹园桥)、官渡桥至钟鼓桥段东侧沿江绿道行道树工程、小东江高山桥西(章福段)绿道绿化绿地新增绿化等绿化工程。
加强公园、广场建设和改造。建成南香公园,面积约78.5亩,建成占地约8亩的市区首个环岛公园榕园。组织开展市区公园湖水治理工程,对中心城区5大公园、广场景观湖进行截污、清淤,并引高州水库水入湖,解决湖水污染问题。先后完成了福华小游园、双山憩园、祥和小区小公园、宾中小区小游园、竹园小区小游园、华侨新村小游园和滨河南小游园等小公园的改造工作,提升了小区人居环境质量。完成了文化广场、人民广场、中心广场三大广场喷泉和地板砖修复工程。完成了小东江滨水休闲景观带建设及官渡公园建设前期工作。
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维护。对新建绿化实行细种精养,对原有绿化进一步提高养护质量,坚持做好修剪、浇水、除草施肥工作。市区绿化树修剪工作已基本形成常态化,道路及公园绿化生长状况进一步改善。
5年来,共种植乔木5.6万棵,花灌木300多万株,草皮等地被植物27万平方米。至2014年底,茂名市建成区茂南区总面积42.95平方公里,城区绿地总面积1705公顷,绿地率39.71%,绿化覆盖率42.95 %,公园绿地面积513.4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建成市级公园6个、区级公园3个、广场4个、小游园13个,街头绿地31块。
坚持“绿化惠民”建设绿色宜居城市
“十三五”以来,茂名市坚持“绿化惠民”,注重营造生态型精品景观,以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为契机,大力开展北组团中心城区绿化进行升级改造,努力建设绿色宜居城市。
大力推进公园、广场建设。建成东江小区碧桂园体育公园、上宾体育公园、官渡二路街边小公园。官渡公园基本建成;加强公园、广场升级和改造。对市区各大公园、广场园路进行维修、亭台翻新,以及园林景观提升,对新湖公园、人民广场游乐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加快推进小东江整治工程。按照“清淤、截污、蓄水、调水、美化、亮化”十二字方针,对小东江市区段实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先后完成了小东江清淤、截污,二级平台及江心洲生态修复,红旗公园生态修复,以及市政、园林设施配套等工程;建成长80米、宽15米、主喷68米的音乐喷泉,总高68米的摩天轮,以及长120米、高约7米的水幕瀑布;大力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出水色交辉、流光溢彩的小东江夜景。通过实施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迅速改善,初步打造成集生态、景观、休闲、健身、商业于一体的城市乐岸,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加强对道路绿化的升级改造。近年来,分期分批对海洋大道、官渡路、茂名大道(茂南大道以南)、站北三路等近60段道路两侧、人行道、分车带、分流岛等绿化进行升级改造,城市“八纵八横”的道路绿化、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陆东青我沉浸在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学校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勤奋拼搏、团结务实的精神激励着我在教学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