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南都佛山
“未来5G成熟后,拿着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医生。”“以后或许会实现远程B超操作和远程的机器人手术操作。”这是在昨日佛山市一医院5G互联网医院启动仪式上,该院院长王跃建和副院长段光荣描述的5G医疗未来的两幅图景。
事实上,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医疗领域的探索已经初有成效。日前佛山市两家医院启动了5G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未来依托5G网络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可靠等优势,医疗可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以及教学等,让就医更便捷,更精准。
现场
在线问诊
慢性病、常见病等先上线
4月28日下午3:50,在佛山市一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中,电脑上屏幕显示患者彭女士,24岁,因鼻子感觉不适就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跃建看到病例后,点击屏幕上的视频,电脑屏幕立刻出现了患者的图像。“你的病历我已经看到了,初步诊断是过敏性鼻炎。”王跃建通过5G互联网和患者沟通。
“上次开的药如何?鼻腔有没有黄色分泌物?有没有头痛?我先给你开药,两周后再看效果。”
诊断结束后,王跃建在网上开出了处方:阿奇霉素和开瑞坦。
全程画质清晰而且流畅。这是佛山市一医院在5G互联网医院启动仪式上的一幕:实时在线问诊。
这意味着,更多患者可以通过佛山市一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进行网上在线问诊。首批上线的是以慢性病、常见病和复诊的为主。“逐步把服务好技术好的慢性病和常见病的、检验不太多的会先上线。梳理的慢性病种大概有40-50种。“佛山市一医院副院长段光荣介绍说。
如在眼前
远程指导天津骨科手术
而就在前一天,佛山市中医院完成了全国首例5G骨科机器人手术。该院院长刘效仿通过5G网络,实时指导远在天津进行的骨科手术。
51岁的黄女士跌倒后出现右髋部肿痛,X片示显示右股骨颈骨折,需要在机器人辅助下进行右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当天上午8:45,天津的手术室内已经准备就绪。在佛山市中医院1号楼三楼的互联网医院内,一块大屏幕上,显示出了手术室的画面,正上方是黄女士所要进行的手术部位的X光片。“所有的图像都是实时传送的,没有延时。”
“定位可以了,侧位加大了一点。”正在天津医院操作机器人系统的骨关节科主任周观明说,“可以了。”刘效仿回答,两人似乎在同一间手术室般交流。
“这个地方还有一点点缺口,需要再调整一下。”随着手术进行,刘效仿一边观摩一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好的,一会儿重新传图给您。”周观明修改后,屏幕上立即更新了新的影像资料。
刘效仿一边关注着手术进度,一边思考。他用手在正位图像上画出两道红色线条,在侧位图像上划出了一道红色线条,为患者设计了空心钉植入的路径和位置规划。
“你那个钉子的长度一定要足够。”刘效仿叮嘱道。在机器人的智能辅助、精准定位下,周观明将三颗空心螺钉准确打入骨折部位。全程的手术,都在屏幕上实时显现。“你看,这个螺钉的位置和规划的路线完全一致的,误差不超过0.8毫米。”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吴征杰解释说。在大屏幕上,可以无延时地看到机器操作的界面和提示,以及手术过程。
“以往这种高难度骨科手术我们一定要亲临现场去做,因为只要有一点点误差,比如颈部的就容易导致病人瘫痪,而髋部的手术,旁边都是大动脉,患者会有生命危险。但是现在依托我们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定位,以及5G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远程指导。患者不用等太长时间。”吴征杰说,“相比以前,5G网络画面更清晰,而且无延时,对于大型的复杂手术来说,如果不同步会有很大问题,而5G网络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例如这次骨科手术,结合骨科手术机器人,以后可以指导基层医生做手术。
行业
省医已完成首场
5G远程心脏腔镜手术
事实上,在5G在医疗领域的探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4月3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就与茂名高州市人民医院完成了首场5G远程心脏腔镜手术,让先心病的重症患者摆脱了41年的“心病”。借助移动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技术优势,广东省人民医院与高州市人民医院实现了两地4K高清手术影像的实时传输。在术前应用结构性心脏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新系统、远程超声技术,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团队与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外科团队进行术前辅助诊断和手术规划,并运用3D打印的心脏模型,进行实时远程技术指导。
早在今年3月份,广东移动联合省人民医院打造首个5G应用示范医院,据了解,该院在建设5G绿色院前急救通道方面,通过5G网络高效规划切片能力,实现最优急救诊疗流程设计以及患者生理数据实时无损传输,为医院120急救车“铺路”。在远程视频会诊、移动医疗方面,基于5G网络可实现无延迟的操控与音视频数据同步,实时连续传输。此外,通过门诊导航(5GAR服务),患者可在手机上实现360度室内定位的AR导航服务、以及院内机器人导诊。
未来
手机上看完病2分钟药到家
5G时代的互联网医疗会带来哪些惊喜?王跃建畅想说:会带来想象不到的突破,以前的梦想可以实现。“以前看病要到医院找医生。而当5G质量和标准更加成熟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医生。需要医生诊疗的检查结果都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发展到物联网后,相关的配送药都可以开到家。“他描述了一幅场景:刚看完病不到2分钟,药都会到了。“在片子的开头看到的,以后或许会实现远程操纵对方B超探头和远程操作手术机器人。”段光荣说,未来5G发展到成熟的时候,这些医疗场景或许都能够实现。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田海燕
通讯员:潘丽雯段园晖冯灿
新闻推荐
记者黄昌明通讯员邹振国阙亚荣本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