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检查花生油小作坊原材料和生产情况。
茂名晚报记者岑稳摄
茂名晚报讯记者何康源“土榨”花生油,因其香味醇厚,让化州不少群众习惯食用出自小作坊的土榨花生油。过去小作坊因为生产设备简陋、工艺简单、卫生条件差等原因,生产出来的花生油存在一定的有害物质,长期食用有害人体健康。自化州市开展创文创卫工作以来,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压实工作任务,着力营造卫生洁净、好心文明的城市环境,全力以赴推进创文创卫工作,不断规范提升包括花生油小作坊在内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取得《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的花生油小作坊由整改前的4家提升为262家,有效杜绝质量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探索推进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省市的有关要求,小作坊必须“持证上岗”。化州无证小作坊众多,卫生条件不佳,这么多的小作坊能否按要求取得“登记证”?根据监督检查的情况和调研,化州市的食品小作坊存在个别小作坊工艺流程不合理,炒豆间未受控,未进行隔墙烧火,易造成交叉污染;生产加工车间卫生防护不够,杂物乱放;更衣室洗手消毒设施未能正常使用,形同虚设;防虫害措施不足,有鼠患迹象;花生油小作坊的榨油机、油桶容器等生产设备设施未定期清理清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存在未定期体检现象等八方面的问题。
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规范登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总体思路,组织力量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户建立了监管信息档案,制定《化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工作指南》,不断加强小作坊规范登记管理。现化州市共核发《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277家,其中花生油小作坊262家,米酒小作坊8家,河粉小作坊5家,糕点小作坊1家,蜜饯小作坊1家。
食品小作坊治理实现政府社会双赢
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立标准,促规范,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集中升级改造专项行动,严格对照创文创卫工作标准,努力营造卫生整洁、功能完善、食品安全、市场繁荣的良好市场环境。开展食品小作坊创建示范活动,逐一按照内容现场督导,结合各小作坊场所生产机械、生产工艺,合理布局,设置原料间、生产制作间、沉淀成品间、人员更衣室的“三间一室”基本要求,基本做到地面、墙壁铺设瓷砖,部分生产器具采用不锈钢材质,防蚊防蝇设施齐全,人流物流通道分设,工艺布局顺畅,功能区间齐全,有效地规范了小作坊的生产场所。同时,设计统一的小作坊上墙公示栏。
改造后,不少作坊主感受颇深:由于食品生产更安全、质量更可靠,赢得了更多客人的青睐,生意更红火了。
全面推动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
坚持不留死角、不留空当、不留盲点的工作要求,确保创文创卫工作深入开展。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化州市2019年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要求开展每年不少于3次的日常监管,围绕主体资格、索证索票、卫生防护、工艺流程、“一非两超”和制假售假等六条主线实施监督检查,认真组织落实2019年化州市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该局共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252家,提出书面责令整改89份,依法吊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3家,立案查处11宗。推动小作坊完善产品出厂检验制度,推行花生油快速检测法进行黄曲霉毒素B1指标检测。今年以来,共抽检小作坊花生油267批次,不合格10批次,合格率96.2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1.96个百分点,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根据工作需要,茂南区委副书记(正处级)邓泽友同志拟任化州市委副书记,化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人选。按照有关规定,现予公示,征求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