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艳(化州)
随着国庆的临近,这些天,笔者时不时听到有家长说,“小长假”该送孩子去学啥、该如何管理孩子呢?似乎提前就为孩子操碎心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感叹家长的用心良苦时,笔者认为,像国庆这样的“小长假”,应该给孩子松松筋,合理放飞一下。
首先,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节假日虽然是可以适当放松,但是学习也不能落下。放飞不等于不用学习。家长最好和孩子定下学习计划,例如什么时候放松,什么时候运动,学习时间安排多少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也能做到劳逸结合,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都想方设法在大小假期里送孩子去学这样那样。有的上午书法、下午乐器、晚上英语什么的,反正整个假期安排得满满的,孩子连喘下气、放松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比在学校上课还要累。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心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家长吃力不讨好。
其次,适当搞些亲子活动。与其在这短短几天用学习来绑定孩子,也绑定了家长自己,倒不如放飞孩子,也放飞家长。现在亲子活动场所众多,到野外踏青、农庄钓鱼、公园森林探险、城市周边红色教育基地、生态拓展体能训练、郊野篝火野营烧烤、参加各种团体组织的趣味讲座、画画手工活动等等,让孩子既能开阔视野,也能增强感情,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玩电脑、手机游戏和看电视的时间。当然,这也要家长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能用“无时间”、“生意要紧”等来应付孩子的假期,把孩子推给祖辈去宠养或任其自由“放飞”。其实,绝大多数孩子都希望家长能多陪一陪,哪怕是一两天或一两回也好。既然家长都渴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抽出一点时间总是可以的吧。
再次,尽量不要打乱孩子的生物钟。孩子自律性差,玩起来没有节制,这样容易造成身体不舒服或过于疲劳。这时家长要教会孩子把握玩的量与度,必要时还要把脱缰之绳拉回来。不然短短几天就会把平时养成的良好规律打破,当回学校上课时就很容易出现节后综合症,心神一时难以收拾,不利于孩子迅速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黄敏莫颖华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浓厚氛围,化州市义工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