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上,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换来了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他们是共产党人的先驱,是人民共和国的脊梁。浮山英烈王杰忠诚为党、为人民的坚定信仰和牺牲精神,让后人深深怀念和敬仰。
开辟农村游击区
王杰,又名王鸿运,电白霞洞坡中间村人,1924年出生于一个穷教师家庭,1939年秋考入电师读书。1943年参加抗日游击小组,1944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4年至1947年,王杰任电白霞洞、潭儒区负责人。在中共电白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在当时国民党县政府所在地霞洞周围农村,开展发动农民参加抗日游击小组工作,联片开辟20多条村庄的游击区。
1944年春,王杰在地下党领导下,在电白霞洞积极开展农村抗日救亡工作,他利用学校假期和晚上时间,带着张顺南和王克到附近农村做发动群众的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霞洞的坡中间、铁寮、夹侯、荔枝园等20多条村庄都建立了抗日游击小组。王杰还利用其父亲王鼎南是明德小学董事长的关系,有计划地选派进步教师进明德小学任教,他选任进步教师温玉、张逸侬等一批进步教师进入明德小学,地下党也选派崔文明到正源小学任校长,从此,明德和正源两个小学由我党掌控。
1945年5月,电白党组织领导大衙起义,王杰接到上级任务,要他拉出一个队伍配合大衙起义,王杰当即带领张顺南、王克和10多位农民以及知识青年,配备十来支枪,集中到霞洞牛栏村,准备配合大衙起义。后因起义失败,他们奉命疏散回家。1946年9月,王国强到那霍茶山指导工作,他抽调王杰到那霍工作。王杰在覃堡小学教书,利用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工作,他与周亮同志一起在茶山、东山开展工作,继而开辟了茶山、东山等农村抗日游击区。
1947年春,王国强带领粤桂边纵队六连回师电白,电白地下党指派王杰配合部队在电白的活动。在此期间,王杰又开辟了黄岭的潭儒、沙琅的甘村、霞洞的坑尾等一批新游击村庄。
参加武装斗争
王杰从开始发动农民参加抗日游击小组以来就明确,打日本就要有枪,“走武装斗争道路”。他经常想办法弄到枪,他动员同班进步同学庞大威(女)从家中拿出一支驳壳枪交给游击队,又动员王克从同学李岱年处借到一支拉八手枪。
1946年2月,陈华在高州云潭召开茂电信三县武装斗争骨干会议,总结茂电信武装斗争经验教训,电白指派王杰参加这次会议。1946年9月,王国强曾到电白那霍指导工作,并抽调周亮和王杰到那霍工作。
1947年春,王国强从化州带六连回师电白,主要任务是牵制茂电信敌人,放手化州大搞。王杰的任务是迎接、带领六连开展工作,主要做发动群众支援六连工作。从1947年5月至7月,王杰配合六连从霞洞到那霍,又进入茂北大山活动,王杰行军带路、找住地、买粮食、搞情报、买子弹、开辟新区等,做了大量工作。
这期间六连孤军深入,敌强我弱,当时群众基础还比较薄弱,还未建立起比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特别是六连进入茂北大山,敌人从电白、高州、阳春三县集中2000多人包围,我六连在群众带领下,巧妙地从大官顶出来突破敌人包围圈。在霞洞浮山岭叶坑反“围剿”战斗中,六连打退敌人1000多人围剿。战斗前一天,王杰从家中拿出大哥留下的200多发美国七九弹和20多枚手榴弹给六连,为六连对敌作战增加力量。此外王杰又从霞洞购买了一批子弹,保证了六连安全回化州休整。
六连回师电白约三个多月,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扩大了我党宣传影响,打退了敌人“围剿”,保存了队伍,也开辟了一些新区。
1947年8月,六连转移到化州后,根据王国强指示,要电白输送新游击队员参军,王杰和地下党组织霞洞林头等地40多位新队员,由钟正书手枪队护送到化州,其中有张顺南、蔡智文、崔炳燊等同志。后张顺南任六连副指导员,崔炳燊任副连长。
在电城英勇就义
1947年7月间,粤桂边纵队六连到化州休整,国民党反动派得知六连离开了电白,便猖狂地对我游击区进行扫荡。1947年9月底,王杰到高州泗水向钟正书同志汇报工作,研究部署新的计划。回来时经过羊角区,与羊角区负责人黄成煦同志接上头,黄成煦安排他住进猪肚坡村一个小学教师家里。不料,叛徒向国民党驻羊角清剿指挥部告密。10月1日,敌电白保警第二中队和羊角联防队共数十人,突然包围猪肚坡村,王杰因病体弱,突围不果,不幸被捕。
王杰被敌人押往羊角时,一路上向周围的群众宣传我党政策主张,号召群众起来打倒腐败的国民党政府。敌人惊恐万状,用布堵住他的嘴,不让他讲话。电白反动当局自以为抓到共产党人头目,妄图一网打尽我地下党组织,他们对王杰软硬兼施,要王杰写出我地下党组织、游击区名单,王杰却在纸上写上反动头子陈作新等反动派名单。敌人恼羞成怒,对他实施酷刑,王杰始终坚持革命节气,保护党的机密,保护我游击区群众。敌人对他毫无办法,最后决定将他处决。
1948年3月30日凌晨,王杰在电城被敌人拉到监狱外墙的山脚秘密杀害。临刑前,王杰从容地向战友告别。刑场上,他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4岁。
新中国成立后,霞洞人民政府在浮山岭建立了烈士纪念碑,把王杰忠骨迁回墓地安葬。每年清明节,霞洞镇人民政府组织各机关学校前去祭奠,电白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出了王杰的革命事迹,茂名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碑上,也镌刻着这位浮山英烈的名字。
中共茂名市委党史研究室、市老促会、市老战士联谊会、茂名日报社联合策划
通讯员王克 记者陈丹丹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徐清莫颖华为创建文明卫生及交通顺畅的学校周边环境,前日,化州市新时代义工分会的义工,特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