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茂名 今日茂南 今日电白 今日高州 今日化州 今日信宜
新岭南 > 广东 > 茂名 > 今日化州 > 正文

“脱贫瓜”带来“甜头” 激发贫困户内在生产力

来源:新快报 2019-12-27 14:09   http://www.kcqsx.com/


■贫困户黄亚水正在挑选包装丰收的佛手瓜。

■村民在镇安村就业扶贫工厂工作。

■航拍镇安村,旧貌换新颜。

■博青村张亚玉参与毛豆采摘作业增收脱贫。

■采写:新快报记者严蓉

■图片:新快报记者孙毅

凌晨4点,夜色笼罩下的博青村,一户户村民慢慢走出了家门,陆续集中到博青村的毛豆种植基地等着“派活”。“得早点来,要不活都派完啦!”贫困户张亚玉说,前两天为了早点到基地,他骑自行车太快还摔了一跤。但这丝毫没有打消他的干活热情,“像我这样有点残疾、手脚不太利索的人,大半天时间摘毛豆就能赚到一百多元,这是以前从没遇到过的美事了!”这样“抢活”的场景,就发生在化州市丽岗镇博青村。自从化州市委统战部派来驻村干部后,博青村找准了扶贫产业、拓展合作模式,落后面貌逐步改变。

和博青村类似,在省定贫困村丽岗镇镇安村现在也是收获的季节。一个个挂在枝蔓上的佛手瓜青翠鲜嫩。“没停过手,最多的一天,出货一万斤!”作为致富带头人,本村人吴清秀说,他看着镇安村一步步从贫穷落后到迎头赶上,贫困户们如何从得过且过到积极生活。在不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化州市的两个贫困村实现了多方共赢,以产业化、规模化带动贫困村发展,激发了贫困户的内在生产力,带动全村的贫困户顺利脱贫。

节假日连孩子都来帮着摘毛豆

夕阳西下,柔和的阳光照耀着绿油油的毛豆田。张亚玉有一只眼睛不太好使,做事情的时候,手脚也不是很灵活。他特别申请了下午先来摘一些毛豆叶子,这样可以提前“预订”几垄毛豆,第二天一早就不用太早来排队了。起初,毛豆种植基地需要用工时,管理人员通过村委会的大喇叭来广而告之,可来干活的人寥寥无几。“我们这边没吃过毛豆,也不认识这种作物,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弄。”张亚玉说,可慢慢地,村民们发现了来毛豆基地工作的好处:活不难,用时短,收入性价比很高,抢着摘毛豆的农户渐渐挤满了基地的大门。节假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来毛豆基地干活,就连不用上学的孩子也赶着来帮忙。

2016年6月,化州市委统战部来到博青村驻点扶贫。通过调研,驻村干部们发现,博青村土地肥沃、水源好,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北方的返季节蔬菜。在多方考察下,驻村工作队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茂名市微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开发了博青村毛豆种植基地项目。“这片毛豆种植基地占地有1000多亩,总投资300多万元。其中,扶贫产业资金投入46万多元。”驻村干部李泳霖说,通过实行规模化种植及专业化管理,毛豆产量平均亩产可达到1500斤,每年可种植两造,预计每年毛豆产量可达300万斤。该基地实行轮耕种植方式,每年还可种植一造番薯或水稻,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为扶贫产业,博青村采取参股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户投资入股该公司,每年可为参与项目的40户贫困户获取收益5.6万元(年收益率达到11.95%)。此外该产业具有劳动力密集的特点,能为博青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不仅带动有劳动力的31户贫困户就业,还为当地村民提供200多个的就业岗位,预计每年可为博青贫困户和当地村民带来劳务收入近200万元。”李泳霖说,1000多亩的土地流转为村集体及村民也能带来租地收入。对于合作的公司而言,能解决扩大规模的用地需求,同时基地种植模式的推广提高了农户的科学种植水平,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贫困户张亚玉是博青村的“五保户”,因为身有残疾还患有癫痫,以前就是靠政府兜底生活,基本没有干过什么活。自从了解毛豆基地的务工方式后,张亚玉改变了生活面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般从早上6点干到下午2点,这样大半天时间就能挣100多元。“活简单,就像这样先把叶子扒掉,再摘毛豆。”张亚玉说,摘好毛豆之后,按照4毛一斤的价格结算工钱,他算是干得慢的,有人干得利索,半天就能赚200多元。“高峰期的时候,基地一天就有300多人采豆子,毛豆基地能解决博青村大部分人的劳务需求。”毛豆基地负责人何仁勇说。

每年基地按比例分红给贫困户

陈炜鑫是潮汕人,刚被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派到丽岗镇镇安村驻点扶贫时,还担心语言沟通问题。“村里人都说化州话,我只能听懂一半……”陈炜鑫说,既然来了,再大的困难都必须克服。通过持之以恒地入户、走访,陈炜鑫不单和村民们成了朋友,说起当地话也是应用自如。镇安村有种植佛手瓜的传统,吴清秀是村子里的种植大户。可他曾经面临没有更多的土地种植,没资金投入,佛手瓜种植发展不起来。“通过多次协商,省财政和帮扶单位共出资70万元,和村里致富带头人一起合作扩建了佛手瓜种植基地。”陈炜鑫说,从10月份到来年5月份,每天都可以摘果,这100亩平均每一天可以出几千斤果。

“扶贫资金投入之后,每年基地按比例分红给镇安村的贫困户8万余元,吸纳了至少10个贫困户在基地长期务工。”陈炜鑫说,佛手瓜基地扩建到100亩,通过科学种植产量也十分稳定,有了稳定的供货渠道,佛手瓜供不应求,成了“脱贫瓜”“致富瓜”。“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致富带头人获得了产业发展的支持,村子里的贫困户得到了帮扶,扶贫资金也有了妥善的增值使用。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每人每天都有90元的收入。”陈炜鑫说。

今年53岁的刘亚云,正在基地打包摘好的佛手瓜,一手拿着网兜,一手拿着青嫩硕大的佛手瓜,动作麻利,一分钟能包装几十个。“真的帮了我好多。十几年前我老公突然去世,留下两个女儿靠我一个人拉扯大,真的很难。现在扶贫有了好政策,两个女儿在东莞和广州读大学都不用学费,我在基地这里务工也有稳定收入。”刘亚云一边说着,手里的活却没停下,一想到女儿们很快毕业了,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她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另外,驻村工作队利用财政资金和帮扶单位资金给贫困户发了鸡苗、化肥等生产物料。对于有劳动能力且干得好的贫困户,还会通过消费扶贫、电商流通等方式帮他们扩大消费渠道。“2017年5月,我们和农村首个电商平台"万讯七子"合作。因为我们学校有电商专业,就由我们学校的电商专业负责镇安村支部站的拓展和运营,销售利润的75%平分给贫困户。”陈炜鑫说,电商渠道的拓展不但增加了销售渠道,而且增加了如包装、物流等务工岗位。

在驻村工作队三年多的努力下,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为目标,拓宽思路、创新方式、完善机制,着力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新闻推荐

化州宣讲基层土地管理政策

通讯员曾雄卫吴祖国本报讯12月25日,化州市召开基层土地管理政策宣讲会,邀请省自然资源厅执法监督处副处长谭小兵作基层...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脱贫瓜”带来“甜头” 激发贫困户内在生产力)


 
频道推荐
  • 志愿者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
  • 捡垃圾挑战赛,你敢应战吗? 由市公安局新闻中心发起 已有15个单位应战
  • 茂名市国家安全教育展引得无数市民入场参观
  • 茂名地区首家省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落户高州 在群众“家门口”开通救心“高速路”
  • 第15场! 茂南公安文茂南公安文艺轻骑小分队艺轻骑小分队昨又为师生群众送法送戏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