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 记者吴祖光 通讯员吴德忠 唐青松“员工每天进场都要佩戴口罩、厂区每天都进行消毒,员工每天两次测量体温,体温若超过37.3度或出现有发热、乏力、干咳、打喷嚏及胸闷的员工不得上岗,身体不适要及时向村委会报告……”福尔电子径口绿水分厂一名员工,近日这样对记者说。该分厂位于信宜市金垌镇绿水村,在当地有着“抉贫车间”的美誉。受疫情影响,“扶贫车间”曾安静了一段时间,但最近又热闹了起来,只见员工的手飞快组装起电饭煲传感器,加工机器发出“嘀嗒”声,人机工作井然有序。
据悉,经报请相关部门批准,绿水村“扶贫车间”正式复工,80余名附近的村民第一时间返回工厂上班。这都是绿水村党支部积极作为,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的结果。
“我们想复工提高收入,但又怕感染疫病,难啊!”前段时间,绿水村“扶贫车间”的一些员工,向村委会道出了自己对复工的渴望,以及对疫病的担忧。对此,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经多方调研考虑,听取员工心声,并报上级批准,决定对“扶贫车间”进行全面复工。
“复工的前提必须做好万全的防控准备工作。”据绿水村党支部书记张健介绍,目前仍处干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出于安全考虑,复工的工人主要以本地村民为主,且每天都会要求工人做好防护、消毒措施,“每天早晚都会给复工的工人测量体温,对工厂进行消毒,工人也要求佩戴好口罩等防护设备。”
“这个春节假期过得有点"长",复工了收入才能有保障。”绿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卢女士是返岗复工的工人之一,知道工厂准备复工后,她第一时间报名。此前卢女士仅靠耕种家里的几分田维持生活,如今通过在“扶贫车间”里就业一年收入近4万元,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并于2019年顺利脱贫。“只要大家都做好防护,工厂做好消毒,我们就能安心工作。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卢女士说。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金垌镇建立了企业联络员制度,形成镇驻村领导干部对辖区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专人帮助指导,以最周密的安排、最硬核的举措、最到位的服务,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落实,与决胜脱贫攻坚一起抓,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
新闻推荐
最近,信宜法院北界法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两个因债务发生矛盾而“对簿公堂”的昔日好友,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终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