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 记者池榕 通讯员邱志兴 吴理庆 防疫不误生产,扶贫项目优先。记者从化州市扶贫办了解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帮贫带贫能力较强的企业和扶贫车间尽快复产复工,让贫困劳动力及早上岗。
3月6日中午12时,镇安村就业扶贫工厂——化州市毅信五金厂里的工人们正陆续离开厂区回家午休,但厂内依然有十几名女工正在加班赶工,娴熟地为表带加装带扣。该厂厂长黄日武表示,目前厂里优先安排村里的贫困户就业,工人回来了大约三分之二。该工厂流程简易、操作简单,随时上岗,为当地贫困户、留守妇女提供优质工作岗位,就业贫困户月平均收入达2500-3000元。
化州市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说,扶贫干部收集到1万余条用工岗位招聘信息,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推送给贫困户,以保障他们的收入来源。同时,对企业及扶贫产业基地用工需求情况进行摸排,建立岗位信息台账,及时提供给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对接,要求全市所有企业在复工时根据用工需求,优先录用贫困人口。“我们还为贫困户提供公益岗位,比如积极开发镇村保洁员、护河员、防疫消杀等扶贫公益岗位,目前已经有57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这些公益岗位实现就业。”据了解,护河员这类公益岗位月补贴500元。
化州市还开展“送人到岗”活动,珠海市驻化州工作队对该市贫困户劳动力转移输出精准施策,通过“爱心专车”等方法帮助贫困劳动力上岗、到岗和返岗,目前已输送300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据统计,化州市2016-2019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98亿元,发展种殖化橘红、南药、养殖水产畜牧、开发光伏、扶贫车间等项目4164个,其中集中项目401个,分散3763个,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参与率96.38%;全市建有特色扶贫产业基地120个,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以“一中心一核心区三基地”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流转聘用模式、“合作社+贫困户”服务协作模式。目前该市大部分扶贫种养业、扶贫车间实现复工复产,带动贫困户用工300余人。
新闻推荐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耳边传来了祖海演唱的新编武汉版的《为了谁》这首歌,我细细地聆听,一边听一边看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