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记者池榕通讯员曾国荣去年来,化州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行“一洁一圈、两花两硬地、三评三包三桶三园”(以下简称“123”)工作法,高态势、强手段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纵深开展。目前,该市建成硬底化村道7195公里,4236条村自然村共配备4697名保洁员,实现所有村庄全覆盖。
什么是“123”工作法?记者从该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所谓“123”工作法,即一洁,村中聘请保洁员;一圈,禽畜集中圈养;两花,门前园后种两花;两硬底,入屋前道和圈养地面实现硬底化;三评,评星级文明家庭、星级卫生家庭和最美庭院;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三桶,门前摆放可回收、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桶;三园,花园、果园、菜园。
化州市以“123”工作法为指引,结合落实“门前三包”、“美化庭院”统筹推进,按照“洁、齐、绿、美”的要求,动员村民合理利用“清拆”后房前屋后闲置空地,统一采用竹篱笆围起来,种上花或菜或果,变身菜园或果园或花园,建设“三园”打造一户一景,提升村庄内涵与韵味。目前,全市建成“三园”26850处;4236条村自然村共配备4697名保洁员,实现所有村庄全覆盖。保洁员每天收集运送到垃圾屋,再逐级转运到填埋场,确保垃圾不落村、不落路、不落河。建成硬底化村道7195公里,硬底化巷道6960公里。
据介绍,该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市委书记督办的重点事项,市委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进,坚持以上率下,推进五级联动。还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同时发动村民群众参与,让村民做好分内的事,推动农民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目前,化州市4236个自然村全部健全了村民理事会、制订村民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占比100%。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确保返岗复工复产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营造安全放心的施工环境,前日起,中建二局化州东山项目在建设工地开展“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