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的钱排新农村。通讯员李启辉摄
本报记者尹兆平通讯员陈子楷
六月的信宜市钱排镇,漫山遍野的三华李树郁郁葱葱,枝头上一颗颗、一串串熟得发紫的李子散发着诱人的甜香,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商客闻香而来。行走在美丽李乡,美丽乡村的姿影随处可见,一座座农家“标配”的小楼房格外醒目,优美宜居的农家院落,令人赏心悦目。
乡村处处“绿富美”
从钱排镇政府出发,5分钟的车程便到了双合村。一进村子,一河两岸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公路新铺上了沥青,路边花草多姿多彩,路旁民房漂亮整齐,河里碧波荡漾,远山披青盖绿。
“这些年,三华李产业做强做大了,村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了,各村按照镇委镇政府的部署,大力开展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同时围绕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使村容村貌变得更加整洁有序,更加美丽宜居。”双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刘金瑞介绍说。
乡村振兴的终极目的是发展经济。近年来,由于特色品牌产业的崛起,钱排果农的钱袋子也越来越美丽了,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丰厚的民间资本。与此同时,钱排镇依托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让果农享受到了融合发展的“二次”红利。每年三华李赏花季和收获季,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赏花、品果、观光、旅游,带动当地农户吃上了“旅游饭”,发起了“旅游财”,全镇乡村处处显现“绿富美”的新农村景象。
“银妃”丰收果农笑
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条件,钱排三华李天然生成一层薄薄的“银粉”,因此钱排三华李有了一个美丽而形象的商标名号——银妃。
近两个月来,钱排村三华李种植大户梁高荣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山摘李子,回来后又接着对果品进行分拣分级,中小果挑到收购市场上卖,大果用礼品盒进行包装,再送到快邮服务点发货给昨天下单的客户。“今年收成比去年还好一点,因为网络销售这一块增量了许多。收购市场与去年差不多,前期价格一直坚挺,高峰期价格平稳,现在到了后期价格又有所上扬,前前后后李子的平均售价徘徊在每斤6至8元这个幅度。”
梁高荣的忙碌与喜悦,是钱排镇千千万万果农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今年当地10万多亩三华李全面丰收,而且优质大果产量增加,“全民直播带货”推动了电商微商销量大增,全镇从事产品网络营销的果农上万人,同时产品传统的外运批发销售渠道畅通,乡村旅游消费旺盛。“预计今年全镇三华李产量超过13万吨,产值约17亿元。”
奔康路上“领头羊”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村干部。目前,钱排今年的三华李产销渐趋尾声,当地千千万万累并快乐着的果农笑脸中,也有一张张村干部的笑脸。据初步预计,今年当地15个行政村110多名村干部队伍中,约有五成村干部的家庭三华李收入在8万元以上,有超过15名村干部的家庭三华李收入在20万元以上,涌现出一批如双合村刘金瑞、钱上村凌生、钱排村陈天福、北内村赖道富、池业云等身体力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村干部种植大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群众看干部。”说到发展三华李产业,北内村干部池业云深有体会,“如果村干部的家庭都搞不好生产,又怎么带领村民致富?”据了解,池业云是北内村赫赫有名的三华李种植大户,近年每年家庭三华李收入都达30万元以上,家里不但购买了小车,还在县城里买上了新房;今年,他家果园在茂名海关的定点帮助下,产品代表地方品牌顺利实现跨国销售,出口东南亚国家。
新闻推荐
姐妹俩种太阳花走出一条致富路 解决村中10多个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太阳花订单不断,李家姐妹忙着打包装。茂名晚报记者吴祖光通讯员温程鸿摄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温程鸿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