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确实不容易,我们同意和解方案……”
“疫情期间大家都紧张,我的货款收不回来,分期付款的话,我一定按时还给大家!”
这是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十名女工在信宜某服装厂从事制衣加工,由于该服装厂老板任某无法给她们发放劳动报酬,她们开始维权,情绪十分激动。近日,在信宜法院执行局速执二组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和解过程中一改前期追索劳动报酬时剑拔弩张的氛围,场面温馨感人。
欠薪!她们走上维权之路
2014年,任某注册经营信宜市某服装厂,主营来料加工、销售服装,零售服装辅料,雇请了陈某凤等十名女工在该厂工作。服装厂运作成熟后生意比较顺利,但没过几年,服装厂的境况开始逐步变差,直至2019年底,任某开始拖欠女工们的工资,随后陈某凤等人以任某无法发放工资为由辞职另谋工作,并多次催促任某支付所拖欠的工资。于是任某签订了《工资欠条》,承诺2019年12月31日前结清拖欠的工资给陈某凤等人。直至约定日期,任某也未能结清拖欠的工资,陈某凤等人怒而前往劳动保障中心进行维权,经多次协调未果,陈某凤等人将任某诉至法院。在立案阶段,十位女工一提到这位老板就情绪激动,法官多次前往劳动保障中心与她们沟通,但她们认为任某恶意拖欠工资,始终不同意调解,信宜法院遂依法判决制衣厂老板任某支付拖欠的工资款及利息。之后,任某依然未能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今年初,由于疫情防控需求,任某的服装厂接到防护服来料加工订单,本以为这次能够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了,谁知货物交付了,款项却收不回来,拖欠陈某凤等人的工资款就更加支付不了了。
执行!原来她有难言之隐
案件转入执行程序,执行人员黄明军承办案件后,仔细阅卷,发现被执行人任某态度配合,并不像恶意拖欠,也许有难言之隐,于是通过电话联系、约谈等方式与任某进行沟通。
任某一开始并没有多言,只是一个劲地认错,表示一定会把拖欠的工资还上,并恳切地请求执行人员不要查封她的服装厂。至此,执行人员肯定任某一定有难处,于是耐心劝说,并阐明无论有何难处,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义务,都是错误的行为,既然有心偿还女工们的工资,就要诚意沟通,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在执行人员动之以情的劝说下,任某终于打开心扉,道出了自己拖欠工资的原因。原来,任某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孩子,为了生存开办了服装厂,收益也只够生活所需,没有什么积蓄,后来服装厂的境况下滑,只能艰难维持,不得已拖欠了女工们的工资。年初疫情期间,上游厂商对防护服来料加工需求较大,为了对疫情防控作出应有的贡献,任某倾尽个人所能维持服装厂的运作,把生产防护服所需的来料加工如期完成发货,但是受疫情影响,上游厂商也未能及时支付货款,这无异于雪上加霜。随后,任某向执行人员表示,即使自己目前无力偿还,但是从未想过要恶意拖欠,希望执行人员能够居中协调,给予分期偿还的机会。
和解!互谅互让的善意之举
充分掌握被执行人的情况后,执行人员约谈申请执行人陈某凤等十名女工,为了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首先充分听取了她们的意见,对陈某凤等人反映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随后将任某的情况向陈某凤等人进行反馈。
执行人员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任某能够在独自带着孩子的情况下,努力经营服装厂,并没有恶意逃避女工们的追讨,证明她还是有偿还诚意的。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任某能够努力配合国家疫情防控工作,尽服装厂所能完成防护服来料加工工作,说明任某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微型企业经营者。在执行人员的劝说下,女工们终于意识到也许错怪了任某,于是主动提出和解。至此,执行工作出现转机,执行人员及时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任某经过多方筹措,带着部分拖欠的工资款来到法院,女工们也见证了任某的诚意,在执行人员的协调下,双方签订了执行和解协议,任某将偿还的首期工资款交到执行人员手中,由执行人员发放给在场女工,并承诺一定按照和解协议约定的分期偿还时间,按时偿还余下的款项,和解现场暖意融融,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至此,案件执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任某在了解到执行干警和陈某凤等人的沟通过程后说:“我没有想到,法官如此有人情味,说话有温情,办事有章法!不辞辛苦,多次为我们沟通协调,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按时把钱给陈姨她们。”
执行人员表示,如果机械执行服装厂名下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势必导致服装厂经营停滞,加大被执行人的经营困难,甚至可能造成现在正在该厂就业的人员失业。为切实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稳定困难群体就业,通过多方沟通,耐心寻找案件切入点,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不但能够维护陈某凤等女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障了任某所经营的服装厂正常运作,助力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下一步,信宜法院将切实加强情理法的融合,让执行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林丹丹)
新闻推荐
记者周绮萍通讯员吴德忠本报讯“衷心感谢金垌镇青年人才党支部领导对我的关怀和鼓励,我作为一名外出务工回乡创业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