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分拣包装水果外运。通讯员黄红圣摄
本报记者梁雪玲通讯员黄红圣
说起化州新安镇山西村,人们自然会想到令人垂涎的“黄皮”“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等水果,在那里你可以尽情地穿梭在那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果林之中,尽情享用南方的水果大餐。近年来,这些水果不仅改变了山西村的村容村貌,而且让村民的钱包涨了起来。小小水果成就了富民大产业。
“以前的水果不值钱,卖不出去。目前,由于政策好,村委会干部带动村民大搞种养,并组织村干部热心向种植户、养殖户传授技术,举行各种农技培训班,引领群众脱致富贫奔康。”山西村的一位老伯说。在他身后,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分拣包装水果,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新安镇山西村党支部为了解决水果销路问题,村党支部组织人力多方奔走,积极与茂名、江门、北海等地的大超市、水果批发市场联系,确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解决水果销售问题,同时,也支持湖北抗疫多次捐赠各种水果。目前,该村的水果使农户获得丰厚的收益,一些贫困户也依靠种养业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过去以“农粮为主”的几千年里,山西这个穷山恶水的边垂山区角落,山多地少,粮食产量少,水果出不了村,更不用谈致富奔康。村里流传着:“农粮为主几千年,忍饥挨饿难入眠。开放改革调结构,种植水果能赚钱。感谢国家政策好,靠山吃山心里甜。”等民谣便是山西村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山西村在驻村干部的指导下,村党支部团结一致,依托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合作社+能人”“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推广番石榴、黄皮、菠萝、荔枝、龙眼等水果种植,并结合林下养鸡等扶贫产业,带动全村村民参与种植业,抓产业促增收,抓亮点求突破,引导群众脱贫致富奔康,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新闻推荐
在社区内成立党员志愿服务站,热心为群众服务。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黎雄摄本报记者文华春“兴郭社区环境变靓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