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有助于训练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识字写字、逻辑能力、表达能力、遣词造句、结构构思等技能。所以,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指引小学生顺畅地表达所思所想所感,有效培养他们的写作构思、过渡照应、词句技巧,等等。
一、在小学语文中运用作文技巧的必要性
写作技巧作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够用于检测实际的教学成果。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立足语文阅读、贯彻以读促写的原则,引导小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并且加强日常的写作训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通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及时改变传统枯燥、单一化的写作教学实施模式,并且大幅度增进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交流,令小学生得以更加自主地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更快地熟练掌握作文技巧。
二、在小学语文中作文技巧的实践运用
1、练习基本功
说。作文前,老师应引导小学生先口述要写的内容。例如,在“亲情”主题下的作文教学中,安排小学生诉说自己与双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等。
写。安排小学生抄写需要背诵的文章,并且要求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从而分段训练写作、积累词类。
积。引导小学生不断积累词汇、佳句内容。
改。引导小学生养成自改、互改的良好习惯。先安排小学生读自己写的作文,并且找出其中的错别字或病句、纠正作文不连贯的地方。而通过互改,则能激起小学生的内在灵感、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写作实力。
2、分类练习
写人。首先,外貌描写。老师应引导小学生认真描绘人物的整体外貌、展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物的性格思想转变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应从作者、其他人物、人物自己等的角度来写作文。其次,语言描写。在表现人物基本性格特征的同时,充分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灵活多变、绘声绘色。再次,动作描写。精心描绘以彰显出人物的内心活动、神态,并通过精选词句,以准确写出人物动作。例如,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上台做各种动作,再引导其他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分别描述台上同学所做动作等。最后,心理描写。常用第一人称下的内心独白,或直接通过“觉得”、“想”、“认为”等来刻画,或在幻觉梦境中体现心理活动。基本的写人手段:记叙一件事、几件事或围绕一件大事,辅以一两个片段来写人方面的作文。
记事。完整地写作,清楚描绘整件事情的原由、过程、结果。
描绘。加强场面描写,认真描写活动及氛围,有机融合活动场面、事件、人物。注意概括写面、细致写点,控制场面氛围一致。
读后感。先议论后描述或先描述后议论或夹叙夹议。
据图写作。一审图。先总看再分看最后总看。二联想。联想生活实践并补充。针对单幅图,详写图画、补充头尾;针对多幅图,先开头再高潮最后结尾,并且串联起图画。三口述故事。整合思路,紧抓重点,依图讲解。四再现文字。例如,老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系列的“森林”图画,并且引导学生观察其中有趣的内容,安排学生展开想象,自主描绘其中的事物,如小鸟、蜻蜓、花草树木等。
3、指导作文技巧
①指导小学生先审好题,从已经积累的材料中,找到习作资料,以大幅节省时间,防止使用错别字,更流畅地组织文字,控制卷面整体上整洁齐整。②指导小学生拟作文题目,力求耳目一新、一目了然,同时推测其他同学拟的题目,尽可能不要雷同。③注意标新立意,彰显个性。平时语文老师应指导小学生自由构思、勇于张扬个性、提出新见解,从而深挖题目含义,精炼深刻的论点,展开想象,真正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想法。④注意材料的新颖性,巧妙安排写作过程。在进行写作时,尽可能避免与其他同学使用一样的材料,要写出独特的内容。在开头常用类比、比喻、排比等,注意引述名言,通过讲寓言故事引进话题内容;针对中间段,写好首句末句;认真收尾。⑤使用唯美、生动形象、朴实的语言。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灵活运用成语、名言名句、歇后语,巧用修辞。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后,安排小学生通过华美的语言,来展现美丽的山水风景等。
新闻推荐
化州市八小校长与老师探望留守儿童。茂名晚报记者黎雄摄茂名晚报讯记者黄楚凡通讯员李紫慧“弱势学生”群体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