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旱平英烈纪念馆内五烈士塑像
图二 坐落在五峰山上的旱平英烈纪念馆
朱琳 吴望星
在查阅红色遗址资料的时候,得知旱平英烈纪念馆是由农民企业家官茂有先生出资480万元建设起来的。
他是广东省农民独资建设革命英烈纪念馆的第一人。
近日,我专程去电白区观珠镇程大昌村拜访了官茂有先生。
来到五峰山下奇楠沉香园门前时,是正午。官先生头戴一顶草帽,给我们打开了高大的铁门,把我们迎进了百香果架下的休息亭。
亭子的周围种了许多种瓜果,往上看是望不到边的沉香树。夏日的烈阳明晃晃地照着,斑驳光影下,一群鸡在欢快地唱歌。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就应该是过上这样的日子。
喝几口醇香的沉香茶之后进入主题,听官茂有先生讲述他建旱平英烈纪念馆的故事。
据电白县人民政府2007年秋立的“旱平革命史迹碑志”载:1948年,党组织派王学明、李新民开辟了旱坪游击区。1949年,温业荣、邓勋、谢克明、邓素芬、陈国华等以陈灼辉家为联络点,活动在周边山村。随后,县委调黄祖文任华东区委副书记、何强任武工队副队长加强“华东区”(包括当时的电城、爵山、禄岳、马踏、邓朝、江界等地)工作,迎接南下大军解放电白。他们于1949年9月28日,在旱坪村陈灼辉家遭国民党电白县自卫总队百余人夜袭,被迫突围,黄祖文、何强、卢松仔、陈什林4人中弹牺牲,何燕兆右手被打断,仍用左手持枪还击。敌兵见状,冲上用刺刀捅死何燕兆。小交通员林兴为保陈家,烧毁文件后,化作放牛仔牵一头牛出门,装着接牛尿,瞒过了敌人。
为纪念牺牲的五名烈士,1953年建政时将这里命名为旱平乡,这个原只有两三户人家名不经传的“旱平”成了远近闻名的地名。五烈士原安葬在旱平浦水岭,1957年在旱平附近的大水坡修建中型水库,浦水岭在库区之内,安葬他们的合葬墓会被水库水泡到,需要迁移到安全地带,当地政府将烈士遗骨移葬观珠圩边的求雨岭,重新修墓建碑,并将水库命名为旱平水库。
官茂有是观珠程大昌村人,与旱平“9.28”战斗中脱险的林兴同一条村,当年村里除林兴外,还有一个人参加了游击队。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官茂有,从小就听父辈、老师讲述旱平革命英烈的事迹,对这些为了新中国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战斗的英雄先烈一直怀有崇敬之情。
2014年,电白县的老游击战士大部分已经故去,已到暮年的当时游击队的领导人、电白县原老县长蔡智文与战友们更加迫切希望在有生之年,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一座英烈纪念馆,告慰烈士的英魂。
恰巧当时官茂有在海南经营沉香致富后,正准备回家乡发展沉香种植。他出生在沉香世家,三代人从事沉香种植经营事业,从8岁起就跟随父辈上山采集沉香,在人生路上,磨炼出沉香一样坚韧的品格,被尊称为粤西“沉香之父”,提出修改沉香的浸出物含量标准,并被国家药典委员会同意采纳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官茂有也有革命志士一样的火热之心。当时廖佑、谢锦章等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的老同志找到他,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他见这些年龄已达九十高龄的老同志仍不顾身体为牺牲的英烈奔走,为这些老同志的情怀所感动,爽快地答应说:“我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忘记这段英雄的革命史。建英烈纪念馆让后人永远纪念烈士的丰功伟绩,我一定全力支持。”
建设英烈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首先是选址难,当官茂有与老游击战士们到烈土殉难之地附近选址时,了解到这里的山地不但要花钱去买,要费很多周折,而且交通不便。后采纳老县长蔡智文建议,在英雄战斗过的旱平一带选址。经过老游击战土的考察,电白区老促会、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于2014年7月8日在旱平召开第一次有40多人参加的建馆会议,最后选址于当年英烈风餐露宿战斗过的五峰山上的一处石洞旁边。官茂有通过承包和受让的方式花十多万元解决了建馆的用地问题。
建馆选址问题解决了,但在山顶建设,经费却大大超过了原先预算范围。对此官茂有的家人有点反对,儿女创业也正需要大笔资金,这样影响了儿女们的创业,还觉得建英烈馆吃力不讨好。官茂有以大义为重,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出让了自己在海南的一些沉香基地,解决了建馆资金的问题。
然而资金解决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一些群众迷信思想比较严重,认为在村周围建英烈馆影响风水,对建馆的事情百般阻挠。官茂有又挨个耐心做说服工作,劝导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烈土的奋斗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烈士们牺牲在我们这块土地,是我们村的骄傲和光荣,他们是我们的保护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革命英雄形象树立起来?”群众被他说得口服心服。
为了高标准建好英烈馆,官茂有从设计、选材到施工都是亲自过问,年近60岁的他每天都要到达现场,上下山往返好几次,经常累得筋疲力尽。英烈馆建在山顶,工程量大,非常艰苦,通往山顶的台阶每级花一千块钱施工队也不愿意承建,官茂有又想尽办法软磨硬泡的花了几十万元让施工队建好了四百级台阶。
过度的奔波劳累使官茂有原有的胃痛、腰痛病又犯了,常常痛得冒冷汗,但为了早日建好英烈馆,他却不肯停下来休息。老伴心痛的劝他:“你不要命了!”官茂有说:“我可以停下来,但是老游击战士个个都老了,等不得啊!”
在官茂有的努力下,旱平英烈纪念馆终于建成。为使馆藏更加丰富,电白民政局、党史地志办、老促会、电白炎黄文化研究会、观珠镇政府、大水坡村委会等单位及老战士和烈士家属齐心协力收集了烈士遗物、历史照片以及革命书籍,并编辑印刷了介绍旱平革命史及建馆详细情况的《旱平之光》,置于纪念馆供游客阅览。
2015年9月28日旱平五烈士牺牲66年的纪念日揭幕开馆。年过古稀的老游击战士、老革命、老干部以及英烈亲属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共200多人参加了开馆仪式。那些老战士老同志不顾自己的年龄大身体是否吃得消,凭着一股“就算抬着上,我也要上去看一眼”的韧劲,登上了五峰山顶。此后每年“9.28”烈士殉难纪念日,都有老游击战士联谊会、区关工委、区老促会的老同志及观珠镇党员干部代表、少先队员前来五峰山英烈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
官茂有看到自己付出心血建成的纪念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感到非常欣慰。他在纪念馆另一面又开挖了一条泥土路,如果铺上水泥,到时就可以直接开车上到纪念馆。
旱平英烈纪念馆已列为电白区党史教育基地,官茂有希望纪念馆能够列为更高一级的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来参观纪念旱平烈士,了解旱平光辉的革命史。
新闻推荐
电白区召开2020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上半年经济总体呈现出积极向好态势
茂名晚报讯记者冯小飞通讯员晨希近日,电白区召开2020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今年以来,电白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