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牧云 通讯员高干
本报讯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文明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近年来,信宜市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主题实践活动,为着力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培育文明新风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据统计,该市目前已有1人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获评广东省道德模范,1人获评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获评茂名市道德模范;7人获评“中国好人”,7人获评“广东好人”,6人获评“茂名好人”;1名学生被评为“广东省十佳少先队员”,2名学生被评为“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5名学生被评为“茂名市新时代好少年”。
挖掘推荐,选树好人有广度
信宜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的同时,切实把“身边好人”推荐工作列入文明城市创建年度考评范畴。该市创文办、文明办协调市直各部门、各镇(街道)、各村(社区),三级联动,深入开展“最美家庭”“感动信宜好父亲”“最美孝心青少年”“慈孝之星”和“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层层推选“身边好人”;与新闻工作者“走转改”“记者走基层”等活动相结合,组织新闻媒体深入基层“寻找”好人故事,不定期报道“身边好人”事迹;联合组织、教育、卫生健康、工会、妇联、团委、公检法、税务等部门,“挖掘”各行各业表现突出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积极推荐评选。
注重宣传,学习好人有深度
阵地促学。该市在城区玉都公园设置“信宜好人宣传长廊”“抗疫先进典型宣传长廊”。同时,市直各部门、各镇(街道)、各村(社区)结合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通过设置宣传栏、展板等形式,宣传展示全市各行各业涌现的凡人善举。
宣讲助学。该市充分利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及“道德讲堂”等,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讲交流活动。邀请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让他们亲身讲述自己的感人事迹,与广大群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碰撞,成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旗帜,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社会氛围。
网上推学。该市组织拍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模范事迹的视频,在当地电视台、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展播,推动全市干部群众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关心帮扶,礼遇好人有温度
该市把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列为每年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的重点对象,落实慰问经费,并由领导带队上门看望慰问,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崇德尚贤的优良传统。同时,建立帮扶机制,关心困难好人。该市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一开始,就建立“身边好人”帮扶机制,建立各级文明单位对“身边好人”的一对一帮扶制度,动员社会各界关爱“身边好人”,为“身边好人”开展志愿服务。至目前,该市已连续9年坚持走访慰问贫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有10多位生活特别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获得资助,帮扶资金达数十万元。好人好报,德者有得。信宜礼遇好人成常态,激励了更多的市民群众存好心、讲道德、当模范,让信宜这座“好心之城”更加温暖、更加和谐、更加文明。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李争何东晓张春龙人行信宜市支行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探索开展多层次、多角度、接地气的“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