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在修筑钱排镇云开村小垌笃村水泥路。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柯诗华李颜东 通讯员 梁大夏韦伟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三华李成熟了,都只能用三轮车推着运出去。现在修好了,三华李能用汽车运出去了!”小垌笃村村民黄金兴笑意满面地告诉记者,自从村里通了水泥硬底化道路以来,当地的农户受益颇多,不少种三华李的果农当天就可以把三华李运出村子,收入比以前增多了不少。
据了解,信宜市有3条省定散居少数民族聚居村,分别是朱砂镇琶垌村、钱排镇云开村、新宝镇桂垌村。这些少数民族村位处信宜边远地区,交通条件比较落后,群众出行及经贸往来十分不便,极大地制约了各村经济社会的发展。2020年,信宜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和茂名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筹集到资金280万元,并根据各村实际制定好资金分配方案,支持3条少数民族村进行村道硬底化建设,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钱排镇云开村支持老区建设,完善道路助村民出行
位于信宜东北部高寒偏远山区的云开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既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又是信宜的革命老区,在解放战争时期曾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该村有一条村道2.3公里,贯穿塘面、小垌、小垌笃3条自然村,涉及群众300多户,共1000多人。“前几年我们当地村民自行筹资开通了4米宽的路基。由于所修道路线路长,后来我们民众也无力再筹资铺设水泥硬底化。晴天扬尘,雨溅泥浆,长此以往,这就给村民的出入带来很大的不便。”云开村书记黄天介绍道。
为解决革命老区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信宜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和茂名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共同努力争取,按照资金分配方案,分配到云开村进行村道硬底化建设的资金85万元。黄天告诉记者,“从8月份开始,我们就组织群众开始修路基,铺设水泥进行道路硬底化等。目前我们已经修了500多米了,预计到9月底我们就能完成了。”
新宝镇桂垌村扩村道,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
据悉,新宝镇桂垌村位于信宜市东面边远山区,距离信宜市区近百公里。桂垌村与外连接的主要道路为乡道341线,全线长约8公里。其中乡道341线与华峰村交界处至桂垌村委会路段已由原来的3.5米拓宽至4.5米并进行了硬底化建设,而剩下的桂垌村委会至抛甘坑自然村约4公里的路段还未拓宽及硬底化。这段道路宽3.5米,往东连接石垌村,往西北通往朝阳村、大坝村后接省道280线,受益人口近万人。
记者了解到,此路段临崖临水,路面狭小,来往车辆会车困难,影响村民的行车安全,给群众出行、探亲访友、物资运输带来困难,群众殷切盼望能够为此道路拓宽并硬底化路面。
经信宜市委和茂名市委两级统战部民宗局共同努力争取,共为桂垌村争取到73万元进行道路拓宽和硬底化建设。目前,这段路拓宽及硬底化建设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村民们纷纷表示,道路拓宽,我们奔康致富的道路也越走越宽阔。
朱砂镇琶垌村建环村路,村民携手奔小康
“以前的路真的很不好走啊,路又窄又泥泞。现在可不一样了,路通了,好走了,走访亲戚也方便了。”村民们感谢地说道。据了解,朱砂镇琶垌村位于信宜市西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共有德上、中平、水尾、天堂四条自然村,人口3000多人。全村面积约11.3平方公里,共有山林约1.25万亩,耕地约1.1千亩。山多地少,人多地少。村民传统种植以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为主。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琶垌村下属较大的自然村大多都修建了硬底化道路,但各自然村之间连接的道路以及一些较小的自然村通行的还是泥路,给群众农作物的收获及运输带来不便,各自然村之间的人文交流也很少,琶垌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打破这个困局,信宜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和茂名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多次深入琶垌村实地调研,与村两委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座谈讨论研究,决定向上级争取资金,修建十丈涧电站至湾角段和下天堂至上天堂段两段道路,使其与现有水泥路相接,形成环村道路。目前,投入了122万元资金的这两段道路硬底化建设已经全部完成,与原有水泥路相连接形成了完整的环村道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霞通讯员黎精华“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10月4日,广东茂湛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下简称“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