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
深秋时节,微风带凉。林头镇槟榔村委会外坡村的广场上,几名老人在大榕树下坐着闲聊,背后粗大的树干上挂着写有“议事亭”的牌子。
“这里就是我们槟榔外坡村党员的议事地点,党员们隔三差五就会在这里商讨村中的大小事情。”年过七旬的外坡村民蔡伯说:“党员开会时,来参与的群众也很多,我们都叫这里是"榕树头议事亭"。”
去年7月,林头镇在槟榔外坡村成立自然村党支部,将党建“触角”延伸到自然村这个农村工作的最前沿阵地,打通党组织在自然村一级的“神经末梢”,凝聚起末梢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以前我们村的建设一直没有统筹抓起来,成立党支部后,大家工作有方向了,人心也慢慢凝聚了起来。”外坡村党支部书记蔡武强说,外坡村党支部成立后,支部15名党员群策群力,列出乡村建设亟待解决的20项工作逐项攻坚。
要想顺利开展农村工作,取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是关键。为了提升村中人居环境,外坡村党员带头消除卫生死角、边缘盲区的脏迹,带头落实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带头开展拆危房、清杂物、腾空间、换新貌行动,通过党员示范,带动广大村民自觉参与,掀起党员带头干、乡贤发动干、群众自主干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外坡村党支部实施党员分户包干制度,按照网格形式,每名党员分别联系6到8户村民,要求党员做到“两个一”,即每名党员每周至少上门宣传动员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一次,每月至少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实事。
“如何把组织最末梢的力量充分激活,一直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林头镇党委书记张剑斌介绍,林头镇成立自然村党支部,探索党建引领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新举措、新阵地,发挥党组织在政治、组织、机制、服务上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年多来,在外坡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外坡村整合盘活1000亩土地,其中300多亩打造了集种植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建设碧道,打造约10公里长的“一河两岸”美丽景观;建设了3公里长的“四好农村路”。外坡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9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并成为电白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林头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十里河湾摄影旅游基地。
南方日报记者刘栋铭
通讯员王俊强张伟钊
新闻推荐
记者于双利本报讯前日下午,黄金海岸·名城产品发布会在电白御景国际大酒店国际厅举行,千余名嘉宾到场,各大主流媒体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