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凤
时下,大凡发表了作品,或向报社提供银行卡账号,或添加编辑微信,均可如期收到稿酬,这种方便快捷的接收模式,常常令我想起以前排队领稿酬的无奈与烦恼。
五年前,我的稿酬几乎都是到邮政储蓄银行领取,因为我们当老师的平时难觅空闲,而邮政储蓄所周末只上一天班,所以,我常常把两个月的稿费合在一起领,且若非快要到期,轻易不登储蓄所大门。犹记2016年3月13日那个星期天早上,我拿着快要到期的茂名日报的稿费汇单赶往离家最近的邮政储蓄所,虽然离邮政上班时间还有四十多分钟,可等候在门口的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已一团团,一拨拨。为不浪费时间,我决定先去附近的市场买菜,可等我赶回来取号时,前面已排有一百八十几号,等了近半个小时,才见所开的三个窗口共办理了八个业务,屈着手指算算,午后再来也不迟。下午将近两点去到储蓄所,却已过号,一问才知有的人取了号中午午休不来办理的。不得已重新取号,显示前面有43人等候,我只好拿起手机边看网络小说,边等候,还剩下七个号就轮到我了,里面突然宣布:快下班了,最多可办理三个,其他的明天再来!怅然离开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邮政储蓄银行那么少,为什么开办的业务却那么多。休息日领不了,只好后推两天,那刚好是全市语文集备的时间,我吸取教训,吃过午饭就直奔中兴街口的储蓄所,取票一看,前面有76人等候,心中暗喜:中午不是有很多号是空号吗?看来我牺牲一个午休就可以把事情办完并按时参加市集备了,可奇怪的是,这天中午的空号却很少,且好几分钟都不叫一个号,与其等待这蜗牛速度,不如到别处看看。可跑到另一个储蓄所一取号,发现前面也有63人等候。看着人山人海的大厅,我惊得连票都不敢取,赶紧逃离,再也不敢动“一脚踏两船”的歪念,安安分分的守在那76人后面。快到上课时间了,可我前面还有二十多号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集备组长告假。将近下午四点的时候,我的号码从窗口里清晰的报了出来,我迫不及待的递上早已攥在手中的汇单、身份证、号票,里面的营业员只撇了一眼,便说:“你这个在右边窗口办理,下一个就轮到你了。”也许老天爷考验我的耐性上了瘾,等待右边窗口客户办理的过程中,旁边两个窗口都叫了十来个号,可我要等的窗口那客户还在转账、换折,四点三十七分,营业员给我提供的服务姗姗来迟,我又一次将攥得起皱的相关资料递上去,只见她时而点击电脑,时而查看汇单,时而校对身份证,末了,冷冷的挤出一句“你的身份证和汇单上的名字不相符,办理不了。”“什么?”我惊得目瞪口呆。“要是看不清,旁边有副老花镜”,营业员带着揶揄腔调的提醒从窗口传出“你叫谢秀凤,对吧?”“是啊。”“可汇单上收款人的名字是谢秀'风'”,她特意重读了“风”字,我仔细一瞧,果不其然,“对不起,多谢你的细心”,此刻虽然言不由衷,可面对徒劳无功的结局,我更多的是埋怨自己的粗心。事后致电茂名日报汇款人,她查对后说是邮局打错了字。
时隔数年,排队领稿酬的烦恼已不复存在,可每每收到稿费,总不由自主的想起那情形,真的非一个“烦恼”了得!
新闻推荐
大桥建成项目落地 “滨海绿城”招牌再擦亮 徒步市民齐赞:民生大实事大好事!
市民经过水东湾跨海大桥。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吴昊摄茂名晚报讯记者朱杰祺昨日上午,以“走水东湾大桥游南海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