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林惠芳) 2月26日晚,正值元宵佳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消化专科主任刘鸿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的求助电话,茂名刚满1月龄的女婴误吞了一枚金戒指,怎么也取不出来……
原来,元宵节当天也是女婴可可(化名)的满月日,家人按当地传统习俗给她戴上了5个代表吉祥如意美好祝福的黄金戒指,可一个不小心,在拉着孩子逗玩时,其中一枚戒指恰巧就掉进了小可可的嘴巴,并被吞了进去!
家长赶紧将可可倒立、拍背、扣喉……使出浑身解数,依旧无济于事,便急忙送往附近的医院,X线检查显示戒指位于食管上段,当地医院尝试了各种方法,没能将卡在食管里的戒指取出。由于可可才刚满月,胃镜操作难度大,在跟刘鸿沟通后,决定将孩子紧急转至省妇幼儿童消化专科。
考虑患儿月龄尚小,食管黏膜薄嫩,管腔相对较窄,异物嵌顿后易造成消化道溃疡、穿孔、出血等风险,省妇幼医生开辟急诊手术绿色通道,联合麻醉科、消化内镜中心等进行多科协作,为可可行超细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在麻醉科及消化内镜室护理团队的默契配合下,仅用10秒,刘鸿就成功“拆除”了可可食管里的“定时炸弹”。
取出金戒指后,刘鸿再次用超细胃镜细心查看可可的食管情况,因为异物嵌顿,食管黏膜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损伤,但万幸的是还没有造成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家长们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据了解,为可可所做的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为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使用的消化内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超细治疗内镜,直径仅5mm,比一支铅笔横截面还小。目前,科室每年接诊消化道异物的患儿大概是100多例,其中有60余例需要借助消化内镜取出。
避免误吞异物,重点在于预防
刘鸿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大多误吞异物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干呕、唾液增多及口吐泡泡等异常。出现异常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避免孩子误吞异物,重点在于预防。刘鸿建议,一方面,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监护,硬币、发夹、电池、螺丝钉等零碎小物件,或是一些尖锐、有腐蚀性的危险物品尽量放在孩子伸手不可及的地方,家长及小婴儿也不建议佩戴项链、戒指等饰品;另一方面,在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注意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习惯,进餐中避免活动、逗玩等不良习惯,对于一些磨牙发育尚未完善或有食管狭窄病史的婴幼儿,不建议直接喂完整的坚果、豆类等难以咀嚼细碎的食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尹兆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市区文化广场的迎春灯饰瞬间点亮,整个广场处处灯光璀璨、流光溢彩,令人心醉,令人流连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