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文华春通讯员黎贵
本报讯 日前,化州市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2021-2022年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阶段新目标,进一步推动该市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继续积极推进化州市中医院创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加强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建设,规范建设化州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和传染病大楼。实施基层中医馆能力再提升工程,探索实行县域中医药人员“县管镇用”;继续推进化州市中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打造中医特色区域分级诊疗模式,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补齐中医药管理和服务短板,进一步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到2022年实现全市乡镇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积极推进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视频平台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中医药”“人工智能+中医服务”,推广移动医疗、智慧医疗、智慧中药房等新型服务模式。
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内涵和能力建设。加强中医优势专科专病服务体系,打造中医药名科,全面提升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到2022年,实现全市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全覆盖;建立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建设;将中西医结合相关制度列入医院章程,建立中西医会诊制度,组建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团队;提升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建立快速就诊绿色通道,鼓励中医医疗机构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符合规定的养老机构内设中医医疗机构或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可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
加快中医药继承和人才培养。开展对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和方药的调查、挖掘整理和筛选评价,促进民间特色技术疗法的传承发展;强化中医药继承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吸引、鼓励高年资中医医师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多层次的中医药骨干人才;推进化州市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人才培训项目,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在核定编制限额内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大专以上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医药人员岗位培训,开展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知识技能培训,规范和提高基层中医药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举办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加强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
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推广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加快中药材生产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建立中药绿色制造体系,推动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设,打造湛茂都市圈食品药品产业基地;推进化橘红、沉香、广藿香、牛大力等南药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繁育,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的优质生产,打造化州“道地药材”品牌;推进化橘红溯源体系建设,推动化橘红药食同源目录申报;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加快推动中药品牌集群优势形成,探索建设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重点培育1-2间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现代中药材生产骨干企业,推进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加大化橘红等南药研发力度,重点扶持化橘红精油、爆珠雾化、“红珠胶囊”等项目研发,推动化橘红从传统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服务。开展中医中药健康行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推动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整合各种资源,打造独具化州特色、别具一格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开发具有化州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路线,建设融中医药与旅游于一体的“化橘红特色小镇”,全力推进化橘红文化公园,打造集加工、研发、展销、科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化橘红村”。
新闻推荐
记者周缅通讯员李紫慧本报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更好地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近日,化州市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