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进行田间管理。本报记者 黄信涛摄
记者黄月华
本报讯 目前,正是农民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茂名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切实落实“藏量于技”,打好“农技服务暖心牌”,助力春耕备耕。
做好引导服务工作。深入基层,结合实际,引导农民选择优新品种,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特别是推广、引导农民种植特色优质常规稻和品质突出的杂交水稻,既保证产能,又提高种植效益,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及农科院校,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大力开展水稻“三控”栽培技术、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的宣传指导工作,将各项增产、增效及绿色发展技术落实到户、传授到人。
创新指导服务方式。积极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展农技宣传,组建农业技术微信群、QQ群,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技术指导,如高州市利用与高州电视台长期合作的《高凉乡风》栏目,播出春耕生产指导意见及各类农作物生产技术要点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和普及率。动员农民朋友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和“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培训学院”开展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指导。
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高素质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通过高素质农民的示范带动,促进一般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带动广大农民接受新理念、共同进步,真正解决农业科技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举办农业科技培训48期、培训人员31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3500多份;2020年已培育高素质农民1089人,2021年拟培育高素质农民1660人。
新闻推荐
茂名市供销社保障农资供应全力服务春耕 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肥”“放心药”
化州笪桥供销社益民农资超市迎来春耕农资商品销售旺季。本报记者邹慧摄记者邹慧通讯员张翼宇吴叶飞本报讯一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