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政法先进典型”系列报道之十一
本报通讯员刘皓维记者杨珮珮
看着这位年轻且朝气蓬勃的小伙子,我们难以相信,他就是长期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茂名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辅警钟瑞志。
钟瑞志,2015年4月加入茂名市反诈骗中心工作至今,负责接处警、资金追查、信息研判、账户查询止付等工作。因工作出色,先后被茂名市公安局授予“反诈先进工作者”和“十佳辅警”荣誉称号。
2661,3292,409
“您好,这里是茂名市反诈骗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对于钟瑞志来说,眼前这一部小小的电话机,就是他和电信诈骗犯抗衡的“武器”。
“看到反诈骗中心招聘辅警,没想那么多就报名了。”怀揣着对公安事业的美好向往,他报名考试,成为了茂名市反诈骗中心的第一批工作人员。
反诈骗中心涉及的案件多为电信网络诈骗,诈骗手段科技含量高。这就要求办案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法律知识,更要具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交易及银行资金流转等专业知识。
“那时,反诈骗中心刚成立不久,大家经验都不足,很多时候只能自己摸索。”每个银行的情况不同,规章制度也不同,他反复了解每间银行查询方式和系统特性,从案例学习入手,工作空余时间也积极向同事请教,搜集典型案例,整理相关资料。多看案例、多学知识、多做总结,让钟瑞志在反诈工作领域渐渐地摸出了点门道。
在全市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期间,钟瑞志参与协助侦破了一系列特大电信诈骗案,协助打击组共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2661人,协助办案单位串破诈骗系列案件3292宗、抓获在逃人员409人。
“跑得快”才能“追回”2000多万元
为了规避被查获的风险,诈骗分子会将骗取资金转账至多个不同的银行账户。而钟瑞志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跟诈骗分子“比快”,在骗子转账过程中找到这些被骗资金,以最快速度进行止付。
2017年9月,李某被诈骗分子以QQ诈骗手法被骗共计87万元。接报后,钟瑞志立即启动涉案资金快速处置预案,向反诈骗中心进驻的该银行工作人员发出查询指令,将涉案账户中未被转移的66.69万元进行止付。
虽然已止付大部分被骗资金,但钟瑞志并没有放弃往下追查,坚持要对剩余的涉案资金进行追踪,力求最大限度挽回受害人损失。经查询分析,发现剩下的涉案资金已被转移至不同银行的不同账户,钟瑞志立即上报领导启动快速处置程序,最终实现了成功止付被骗资金57.17万元,其中包括受害人李某被骗的20.6万元。经过8小时的不懈努力和持续追踪,钟瑞志成功将李某被诈骗的87万元全额追回。另外,还额外止付了其他受害人的被骗资金36.87万元。
成功止付的背后,是钟瑞志及其同事密切的配合和不懈的努力。有时为了一个细节,他总是和同事反复推敲,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五年来,钟瑞志多次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配合下,成功冻结止付赃款多达2000多万元。
反诈之道在防
回想起去年的一个案件,钟瑞志坦言“十分幸运”。
2019年6月初,在家待产的陈女士接到一名自称是“民警”的电话,说她涉嫌一起刑事案件。“民警”用陈女士大量私人信息及吓人的话术套住了陈女士,并要求她将银行卡里的资金进行转移。在通话过程中,该疑似电信诈骗号码被发现,并传递到茂名市反诈骗中心。由于陈女士一直处于通话状态,没有办法通过电话进行劝阻。钟瑞志和同事立即采取其他快速处置程序,最终及时找到并阻止了陈女士。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每次都能遇到的,更多的时候反而会被误会。”对于远程电信诈骗案件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迅速找到事主并且进行有效沟通。事主因为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和金钱流失,往往很容易就会被骗子的话术所迷惑,有时候甚至把骗子的话当作是“神话”,完全听信诈骗分子的安排,使自己置于一个封闭的状态。
“当被质疑、被谩骂时,也只能把委屈往心里去,但当能够顺利完成劝阻,及时挽救受害人金钱损失时,觉得一切都值得了,这是我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钟瑞志感叹道。
“不贪不信不转账”是他对群众最想说的话。在疫情防控期间,钟瑞志始终冲锋在疫情打诈第一线,劝阻多起电信诈骗行为,共协助处理涉疫情类电信网络诈骗案50多起,为群众及时挽回损失,受到群众的高度好评。
穿上这身警服,就担起了责任!钟瑞志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一腔热血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一名普通辅警的责任与担当。
新闻推荐
茂名市学前教育直播课堂教研活动举行 将优质精品课程送到基层幼儿园
记者梁爽通讯员陈洁玲本报讯日前,由市教育局主办、市第一幼儿园承办的第23期茂名市学前教育“直播课堂”教研活动暨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