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甘坡番石榴无人销售店内自助购物后诚信付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闵灿摄
4月6日上午10时许,市民黄先生走进市区油城六路的一家甘坡石榴专卖店。只见他熟练地打开手机微信,扫描墙上的二维码,输入金额完成付款后,便拎着一箱甘坡石榴离开了。在这家24小时无人售卖的自助水果店里,没有工作人员,店内的石榴都是成箱售卖,所有选货、付款全由顾客自助完成。
该店生意如何?店主为何会想到开 一家“无人销售”店?顾客是否都自觉付款?带着许多疑惑,记者昨日走进该店了解情况,聆听店主经营背后的故事。
生意稳赚不赔,节假日收入喜人
该店的店主名叫余敏区,是茂名化州官桥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以种植石榴为生,皮肤晒得黝黑。经过长期的打拼,他有了属于自己的甘坡番石榴种植基地,各地订单络绎不绝。
为方便顾客提货,他于2017年在化州开了一家“无人销售”的甘坡石榴专卖店。4年来,店内从未出现顾客“占便宜”的情况。去年5月,余敏区决定在市区油城六路也开一家“无人销售”的甘坡石榴专卖店,为茂名市区的熟客提供便利。
记者在店里看到,店内整齐地摆放着一箱箱包装好的甘坡石榴,墙壁上贴有收款二维码和“自主购买流程”提示牌。顾客们进店后,只需扫码付款,即可自行提走水果。通过店内的摄像头,余敏区及时查看是否需要补货。他一般隔天补10至20箱货,一箱10斤。
“有很多人说我傻,开这样一家店就不怕被人偷拿东西吗?也不怕亏本吗?我想告诉大家,开店以来不仅没有顾客买货不付钱的情况,而且稳赚不赔。每逢节假日,生意更加好!”余敏区难掩自豪之情。
石榴口感获青睐,销售模式获称赞
偶然的一次散步,让家住油城六路附近的市民梁先生发现了这家店。“我在这住了30年,直到最近我才留意到,这是一家没有工作人员的店。抱着好奇心,我进去看了看,觉得很特别,还买了一箱石榴回家。石榴的味道清甜,口感很好、很地道。”梁先生笑言,“我认为这种销售方式非常好,对于消费者而言非常方便,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
和别的石榴相比,甘坡石榴最大的特点是鲜甜爽脆。该店熟客黄先生表示,他已吃甘坡石榴十余年。在以往,他常常开车到化州,去余敏区的甘坡番石榴种植基地采摘水果。如今,他可以在市区随时买随时吃。黄先生说,“这里的货很新鲜,店内装有空调,老板补货特别及时,我觉得很方便。”在黄先生看来,“信任别人的人,也是值得别人信任”,这是顾客与店主间的“君子交易”,也是茂名市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的生动缩影。
若顾客有需要,余敏区会亲自从化州开一个小时的车送货过来,哪怕一箱也送。余敏区说,“有时别人看到我开着一辆奔驰,只为送一箱石榴,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是为顾客服务的,只要顾客满意,一切都值得。”
坚持诚信经营,逐梦“百年品牌”
余敏区出身在农民家庭,有着自己的农业梦。2007年,他开始种植石榴。种植规模从最初的5亩,发展到如今的625亩,年产量300多万斤,产值1500多万元。对余敏区而言,做人和做生意,都讲究“实诚”。他认为,“诚信不是为了赢天下,诚信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素养。”
“一开始,我是在省道284线路边卖石榴的,因为坚持诚信经验,所以迎来很多回头客,慢慢就把生意做起来了。2015年,我开了淘宝电商店,因为坚持把石榴的品质做好,不欺骗顾客,订单也越来越多。”余敏区笑着说。
做一个有故事的番石榴“百年品牌”,是余敏区的经营理念。这个故事,源于余敏区的家乡情怀。他告诉记者,家乡“甘坡”以前其实是叫“光坡”,由于土地贫瘠,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但这些年,经过大家的努力,“甘坡”苦尽甘来,发展势头日益向好。而他也通过“一心一意种好番石榴”,走上了致富路。
因此,今日已小有成就的余敏区,为助力家乡经济发展,成立兴顺种养专业合作社,并举办石榴种植技术培训班,指导村民种植石榴,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余敏区希望,自己在打造“百年品牌”的同时,努力去回馈家乡的养育之恩。
新闻推荐
记者黄月华通讯员谢韶本报讯据市气象台消息,本周前期,茂名市大致多云,早晚有(轻)雾;中期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有一次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