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陈列馆里算盘琳琅满目。
图二 谢德的算盘藏品众多。
图三 扫一扫看视频
文/茂名晚报记者何康源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黄信涛
你家有算盘吗?你用过算盘吗?你家的老算盘还在吗?电脑、手机普及后还有多少人会用算盘?在信宜市池洞镇有一退休干部,为了不让算盘这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丢失,三年时间花尽积蓄,收藏了两千多把各式各样的算盘。这名退休干部叫谢德,在他看来,算盘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工具,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三年收藏两千把算盘
在池洞圩有一间简易的铁棚屋,外表不扬。但是进入到里面,两千多把算盘摆满了屋子的四周,放眼望去,十分壮观。这些算盘年代不同、大小不一、材质各异、各有特色。
谢德退休前是池洞镇政府的一名干部,退休后喜欢上了收藏石头,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在信宜乡镇“寻宝”。三年前,他在一农户家看见一把算盘放在鸡笼上,污秽不堪。小时候上学学习过算盘,工作后也用过一段时间算盘,看到此情此景,谢德觉得心痛不已,觉得自己有必要把那些被遗忘被废弃的老算盘“抢救”出来。
搜集算盘其实挺难。算盘普及率曾经很高,但恰恰因为太普及,谁都不拿它当回事,很多已经扔进了垃圾堆,或者已经破烂不堪了。由于谢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到乡镇和一些机关单位收购算盘还算容易,但这些算盘一般都是工作上用的,很难寻到精品。为了得到一把上好的算盘,谢德不惜高价和人收购,这三年来,不仅原有的积蓄花光,连退休金都是刚到手就拿去买算盘,成了“月光族”。“发现有好的算盘,我会叫对方留给我,发了退休金马上去买,如果对方不肯等,我就是借钱也要买到手。”谢德说。
收藏的算盘多了,为了让这些宝贝有个“家”,也为了普及算盘知识,谢德在池洞圩租了一块地,自己出钱盖了一个铁棚屋顶的陈列馆,免费向群众开放。谢德说,收藏算盘不是为了等升值,只为了传承算盘文化。“如果不重视这项收藏工作,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可能就会失传。”谢德说,有一次,有人看中了他收藏的一件“宝贝”,愿意出当初收购价的五倍收购,但是给他婉拒了。
有两把算盘为黄花梨材质
“我收藏的算盘,材质有黄花梨、楠木、酸枝、金属等等,有9档、有13档、有17档……最长的118厘米,41档;最短的仅比手掌大一点,更奇特的是其梁上有四珠。”谢德说,一般算盘是梁上两珠或者一珠,四珠的极为罕见。另外,那把41档算盘的铭牌虽然写着“高记算盘,民国二十五年”字样,但谢德认为它和那把最小的算盘一样属于仿制品,之所以收藏,是为了让大家认识不同的算盘款式。
这两把算盘是仿制品,但谢德收藏的大部分是真品。“我收藏的算盘,有广东的,有湖北武汉的,有上海、浙江的,但我认为广东的质量最好。”谢德说。
在古玩市场上,被炒得最火的当属一木难求的海南黄花梨算盘。海南黄花梨以历久不蠹不朽,算珠质地密实沉重、拨动手感好、不反弹等优良特性赢得了普遍好评。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算盘厂家生产黄花梨算盘的厂家主要是“广东省琼山县日用制品厂”(当时海南琼山还属于广东)及广东的“荷花”牌、“华南”牌算盘,“荷花”牌黄花梨算盘更是主要出口东南亚及美国。
遗憾的是,谢德收藏的算盘中,“荷花”牌、“华南”牌虽然占了很大一部分,但他认为用黄花梨木做的只有两把。其中一把就是著名的“广东省琼山县日用制品厂”出品的。这把无论是算盘框还是算盘珠,谢德认为都是黄花梨材质的。另外一把则是广西出产的,这把算盘谢德认为算盘的框是其它木,算盘珠才是黄花梨。
虽然有两把黄花梨算盘,但是谢德最满意的还是一把原供水公司用过的算盘。谢德说,收藏老算盘的“三要素”,即品相、年代和材质。他一边介绍,一边拿出一把保存得非常完好的算盘,这把算盘珠子发亮,声音清脆,铭牌上广州厂家的电话号码还是五位数,后面还写着“自来水公司统计”等字。谢德说,这把算盘的定位(算盘里的定位是指确定个位档所在的位置,通常将个位档定在算盘右边数第三档,是一个凸起的小点)材质比较特殊,有人说是象牙的,也有人说是虎骨或者牛骨的,谢德认为倾向是牛骨,他认为什么材质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品相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琳琅满目的各种各样的算盘中,信宜生产的算盘也占了一席之地。谢德说:“信宜生产算盘的厂家是信宜工艺厂,算盘材质比较普通,但是能让子孙后代知道我们茂名、我们信宜也曾经生产过算盘,记住了一段历史。”
计划办成民间计量文化博物馆
由于算盘已经被很多家庭和单位遗弃,收购回来后不少是需要修缮的。谢德上网学习,自己在陈列室里设置了一个修缮处,自己修算盘。
除了算盘,谢德还收藏了不少量斗(谷斗)和木称。有意思的是,这些量斗他是按照百家姓来收藏的,现在已经收藏了70多个不同姓氏使用的量斗。谢德说,以前的量斗大多会刻上主人的姓名或者祠堂的号,这样很容易对应上姓氏。
谢德说:“现在找一把算盘还不太难,但是数十年后要想找把算盘恐怕就不容易了。”算盘和量斗、木称属于以前的计量工具,所以他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计划将这里的陈列馆办成一个民间计量文化博物馆,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国的计量文化。
新闻推荐
梅岗公园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现场。茂名晚报记者吴祖光通讯员温程鸿摄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温程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