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黎贵莹任杨威高州市潭头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全力当好春耕生产的“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带领村民赶早春,抢农时,确保不误农时。
当好“宣传员”,吹响春耕“集结号”
线下宣传无死角。该镇党员干部、农技人员联同村“两委”干部,走村入户进行宣传动员,对春耕春种要点、惠农政策、农业技术知识等进行宣传,发送宣传资料4000多份、张贴宣传标语200多条;联同农技人员召开春耕座谈会,倾听民情民意,积极解疑答惑;“村村通”每日循环播放,确保村民知晓率全覆盖、无死角。
线上宣传解难题。充分运用村民微信群、QQ群等转发直观性强、通俗易懂的春耕生产技术农业科普知识,切实强化农情信息服务,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在线解答,消除农民群众的顾虑。
当好“服务员”,全面织牢“保障网”
为保障春耕备耕工作,村“两委”干部联合党员组成“党员春耕服务队”,与村民群众一起密切配合,清垃圾、拔杂草、除淤泥……通过淤泥垃圾清理、拓宽水渠河道、深挖水渠干道等措施,切实解决农户引水灌溉的问题;积极配合镇安监部门,对市场农资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农民购买到优质产品、“放心种”;开通生产“绿色通道”,将春耕生产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送进村,为春耕生产顺利保驾护航。
当好“指导员”,按下春耕“加速键”
党员技术骨干带头深入一线,结合群众实际需要,走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向群众传授种植经验;镇农业农村办和驻队领导干部挂点包片,负责指导春耕生产和田间管理工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邀请科技专员在村中开展选种、栽培、施肥、除害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手把手指导,面对面答疑,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潭头镇党委政府积极盘活土地资源,依托党建示范带建设,打造了“潭丹河生态碧道”经济带,全面铺开“三变”改革,全镇发展了7个特色基地,种植规模已达3000多亩,带动9000多户农民年新增收共826万元,有效带动了本镇种植、销售、农业观光旅游等经营模式的发展壮大,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党委在“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本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创新形式,近日开机拍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