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镇储良杏花村。
分界镇鳄鱼养殖基地。
分界镇是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中国桂圆加工第一镇。图为储良母树。
扫描二维码,为分界点赞!
连日来,高州市分界镇正全力参与全省第二届“乡村振兴大擂台”茂名市的海选活动。当下,茂名市海选网络点赞活动如火如荼,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带领高州市领导干部通过视频在网络为分界镇加油助威。目前,高州市分界镇在茂名海选活动中暂列第一名。
据了解,自高州市把分界镇定位广东省第二届乡村振兴擂台赛参选镇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及早研究部署,高位推进,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全域推进,掀起了乡村建设新热潮。截至目前,分界镇在基础设施、生态宜居、农房风貌、乡村建设以及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分界镇,位于高州市东南部,是全国首批建设重点镇、全国文明镇,是世界储良龙眼发源地、中国桂圆加工第一镇、广东最大果菜集散地,是首批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茂名市乡村振兴精彩100里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分界镇聚力“镇村三美”“产业三大”“多项创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以新担当新作为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文/图李沁龙步云赖东亮梁桂茂
A“三美”绘出新乡村
“在分界,可以感受到乡村振兴中的现代化成果。通过党建引领,强力推进,我们把美丽延伸,让文明浸润乡村,全力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高州市分界镇党委书记李祖源介绍。
分界镇村有“三美”。一是环境美。分界镇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圩街按照省卫生镇的标准创建。乡道、村道及巷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户厕改造全面完成,有星级旅游公厕12个;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日产日清制度;镇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镇村卫生院(站)全面改造提升,村级卫生站实现全覆盖;全镇自然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四小园”1万多个。
高州“三色”旅游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是首批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之一。分界镇是该线路的起点镇,有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鳄鱼世界、储良母树公园、南山贡园等景区景点,建成了杏花、新屋、学福等一批精品村。
二是人文美。分界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有无数知青支援分界乡村建设的感人故事,有民国建筑群、广南医院旧部、知青宿舍等历史建筑,有储良母树、桂味王、黑叶王、芒果王等珍稀古树。
分界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基层治理,以“一约四会”的形式开展村民自治,建成党建主题公园、汉塘革命遗址、知青园和储良母树公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发扬储良母树母德精神,开展“十星文明户”“好婆媳、好家风”等文明创建活动,淳朴了乡风,温润了民风,营造守望相助的人文环境。2020年,该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
三是风貌美。分界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通过财政投入、乡贤捐助、村民捐资、社会投资、金融支持等方式,强化乡村风貌提升资金保障,以圩镇为中心,沿主干道,连片推进10条村农房风貌提升,打造一条16.8公里长的岭南风貌产业带。如今的分界镇已成为乡村旅游热点。假日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农旅融合步入快车道。
B产业“链”向全世界
储良龙眼以种植最早、品质最优、产量最高、产业最强“四个最”享誉全国,是最优质的龙眼品种,因其母树位于分界镇储良村而得名,目前全球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50万亩。
分界镇凭借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庞大的加工产业,致力打造世界级的龙眼产业集群,把产业“链”向全世界。并通过“一果兴”带动“百业旺”,推动“农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了“三个最大”。
——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桂圆加工交易中心。分界桂圆加工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改革开放后发明了桂圆灯笼肉制作工艺。世界龙眼黄,分界加工忙。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庞大的加工产业,催生了全国最大的桂圆交易市场。周边省份、国家的龙眼都会汇聚到分界,加工后再销往世界各地。桂圆加工交易一年四季不断档,年交易量超万吨,真正实现桂圆香飘四季、买卖世界。
——形成了广东省最大的果菜集散地。北运菜季节,省内及周边省份的果菜都汇聚到分界包装分销,年购销量达8万吨。
——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场。分界宏益鳄鱼场占地面积1000亩,存栏鳄鱼超10万尾。
在龙眼产业的带动下,该镇荔枝、北运菜、红烟、鳄鱼等“一村一品”产业蓬勃发展。分界镇已建成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专业交易市场、63条加工专业村、12个超千亩农业基地,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合作社68家,催生了冷链、物流、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目前,在本地就业的分界群众近3万人,占总人口的六成。
此外,分界镇“南山贡园”有古荔枝树500多棵,其中东方三树下村的桂味古荔枝树,是岭南地区迄今最大的桂味荔枝树。2020年,分界镇荔枝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3.2万吨。
“分界将高质量高速度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立足高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重点镇建设,成为大湾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果园子"。”分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廖裕敏说。
C创新赋能增实力
今年,通过与顺丰速运公司合作,全国首个快递小镇落地分界,助力分界乃至高州农产品走向各地。“快递小镇”的打造降低了当地水果等农产品的物流成本,稳定农产品价格、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快递服务三农,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在分界出发,走出高州,走出广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全省首个县级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也在分界建成。当地通过与华能新能源公司、华能投资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创新应用光伏材料改造农房屋顶,推动新能源战略实施,建设全国首个碳中和新乡村。
数字化成新选择。该镇是高州实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重点镇。在全面推进5G基站的同时,搭建“一库十平台”,即乡村资源数据库和语音幸福书屋、党校远程教育直播、智能应急广播系统、综治视联网系统、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电商服务平台、惠民信息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平台,信息化赋能,全面开启数字农业农村建设新篇章。通过数字乡村建设,新农人们也从经验农业向智慧化精准农业转型,走出一条绿色高效、科技生态的新颖农业生长之道。
分界镇还通过创新村企合作模式,将整理土地、宅基地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整村改造。在学福新村,独具特色的瑶族建筑风格村口门楼,11米宽的绿化硬化村道,典雅的路灯,宽敞整洁的商业步行街;30多幢融合江南徽派建筑风格的楼房,或集居成排、或单家独院,色彩、格调协调统一;文化广场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在因地制宜的理念下,新农村建设成效突出。
乡村振兴看分界。分界镇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和茂名市的部署,以参加大擂台活动为契机,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将全域推进乡村振兴与茂名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彩100里”建设相结合,高质量打造岭南风貌镇村共建示范区,全力推动分界乡村振兴继续出新出彩。
数读
●分界镇荔枝、北运菜、红烟、鳄鱼等“一村一品”产业蓬勃发展,建成2个产业园、3个专业交易市场、63条加工专业村、12个超千亩农业基地,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催生了冷链、物流、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结合茂名市乡村振兴精彩100里建设,分界镇以圩镇为中心,沿主干道,连片推进10条村农房风貌提升,打造一条长16.8公里的岭南乡村风貌带、产业带。
●分界镇创新应用光伏材料改造农房屋顶,建设全国首个碳中和新乡村。
●全镇自然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四小园”1万多个。
新闻推荐
郑文锋与他的“珍宝”。茂名晚报通讯员黄诒高冯章摄茂名晚报讯记者张海锋通讯员黄诒高冯章近日,有热心读者报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