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水口镇岭上村新建的篮球场让村民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附近村的村民到岭上村的公园游玩。
■北逻村通过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来发展乡村旅游,在房前屋后开展四小园建设。
■环城碧道首期“锦江画廊”碧道。
■北逻村的溪流和栈道。
■岭上村村民建造的民宿。
茂名信宜以环城碧道带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
“以前这片真的是杂草丛生,疯长的芦苇荡里面可以藏人。”走在信宜市水口镇岭上村的果树公园里,村书记讲起村里实施新农村建设前的模样,再看眼前,红色地砖拼排整齐,果树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公园里,树下还用白色瓷砖砌了围台,方便村民休憩。公园边上,乡贤捐资兴建的好心阁正在施工,但周围找不到一丝多余的垃圾。“很难想象吧,变化太大了!”书记自豪地说。
近年来,茂名信宜市结合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人居环境治理,推动环城碧道沿线乡村的旅游产业振兴,打造美丽村庄。首期“锦江画廊”碧道沿线的镇隆镇十里村、水口镇岭上村得到了全面的深度规划,被打造成了“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和“信宜样板”。
碧道通了,游客来了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彩虹桥是信宜“锦江画廊”碧道上的地标性景观桥,在七彩桥栏的装饰下,宛若一条飘舞的彩带漂浮在温柔的东江河上,缤纷的色彩点缀着绿色的河岸。
43公里长的“锦江画廊”碧道沿线,这样的景观点还有很多,稻田乐园、亲水平台、湿地公园等等。碧道引入了文旅运营商,以市场化方式进行整体承包建设和管理运营,结合了全域旅游、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融合推进,直接串联4个镇(街)16个村、间接串联8个村,打造美丽乡村集群化景区。岭上村和十里村,就在这一“串”里。
“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村容村貌。”岭上村书记何前程带着记者走在村里,不时指点说,这里以前是一大片林地,很密但没人管,现在腾出来了,园林公司画了平面图进行疏密打造;那里以前是片烂草地,现在都整干净了;这里原是露天的公厕、牛栏、猪栏,拆掉后新建公厕,还扩了路建了广场。这些地都是村民的,之前荒废了多年,大家看你不动,我也不动。借着这次碧道打造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村民都很乐意把地拿出来,村里美了大家都高兴。”为了配合“锦江画廊”碧道的打造,村里沿碧道一线的房屋都“穿了衣戴了帽”。
随便穿过几间村屋,就到了江边。沿碧道往下走不远,就有个稻田乐园。受益于“锦江画廊”碧道的旅游景点建设,节假日来的游客都比较多,岭上村仅今年春节期间接待的游客就有十几万人次。“村里紧靠"锦江画廊",想走文旅之路。”何前程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已有两户将民居改成了民宿,村里还专门出台民宿建设方案,村民有房子腾出来的都可改建或建造成民宿,每家每户都可流接待游客,如今有意愿的村民有十到二十户。民宿户主周营说,去年把家里三层的房子改成了民宿,能提供16个房间,平时周末人较多,多是家庭游客,他们两夫妻和儿媳一起管理。“待好心阁完工后,预计游客更多,希望能进一步完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留下来。”何前程充满希望地说。
紧邻岭上村的十里村,同样想抓住“锦江画廊”带来的旅游发展机会,村里也在打造民宿。不同于岭上村的自改自建,“我们把整栋房屋或局部的楼层租下来,交给文旅公司打造。”镇隆镇副镇长李艳表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市场经营经验,就交给专业的。现在已经有一栋民宿开始签约准备进驻了。“
此外,十里村在2018年推进一个旱改水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将以前村民自种水稻、玉米、番薯的零散土地,整租给专业运营公司建成百亩油菜花田。李艳认为,“把土地盘活变成观光景点,农民流转土地有租金,到田里做工有收入,老板有效益,景点吸引游客,这正是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一个体现。”
产业旺了,景色美了
乘着信宜市东镇街道北逻村配置的观光电瓶车,行驶在村里的仁福绿道上,看过一片片葡萄园、荷花池、果园、菜园,还有嘎吱转动的水车、嵌在河道边的栈道、古色古香的党建长廊,给人在画中游的美感。这里是信宜远近闻名的休闲公园,也是信宜环城碧道三期“山水画廊”碧道中的一段。
“导游”——北逻村组织委员彭昌钦一边开着车,一边看向路边大棚里新种的树葡萄介绍,“这是今年准备酿酒的葡萄。采摘的葡萄在前面,村里流转了近50亩土地,引进专业公司建设了亲子采摘园。路边在建的是一家农庄,已经与村里达成合作协议,要做成餐饮、娱乐和住宿一体化的农家乐,建成后会是村里增收和振兴的"聚宝盆"。前面的荷花池已经冒荷叶了,到五六月花开时,这路上都会塞满车。村里还有片集约土地发展的蔬菜基地,种了大棚蔬菜、有机蔬菜,村里闲散的劳动力都可以去做工……”
彭昌钦说,北逻村通过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来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完成村道硬底化、绿道和党建文化步道建设,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推进卫生改厕、污水处理、雨污分流,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我们把村里的鸡鸭鹅等禽畜都圈养起来,在房前屋后开展四小园(小公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建设,实现垃圾日产日清。”经过三四年的努力,现在北逻村的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看着村里从污水横流变成现在这样,感触很深。如今村里人都知道,自己的村子要美、要靓。”彭昌钦说。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信宜市东镇街道北逻村依托人居环境整治,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推动乡村旅游,实现了美丽蜕变。
目前,信宜市的三条环城碧道已实现了闭环连通。已建成的“锦江画廊”碧道与即将建成的二期“西江画廊”碧道、三期“山水画廊”碧道,将最终形成一条约139公里长的环绕市区和镇隆古城的绿道。接下来,二期和三期将同步推进“西江六景”和“环城四景”打造,连同“锦江画廊”的“锦江八景”,最终形成信宜环城碧道十八景,以碧道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与乡村风貌带建设融合、与水生态治理融合,充分发挥“碧道效应”,让“碧道”逐渐发展成为群众的“富民大道”,真正体现“以道兴村,以道兴城”。
/采写:新快报记者杨升华/图片:新快报记者王飞/责编:农艳芳/美编:梁瑛/校对:姚毅
新闻推荐
记者尹兆平通讯员邹玉芳本报讯近日,由茂名市志愿者阳光365服务总队指导、信宜市阳光365志愿队组织开展的新时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