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宁
陈忠,茂名石化实华股份有限公司聚丙烯厂厂长,扎根基层32年,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实干的作风和工匠的精神,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近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勇于担当做表率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陈忠主动承担起厂“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责任,全面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员工队伍稳定等工作,并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小组,建立班组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在战“疫”一线铸造起坚强的战斗堡垒。
“那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把厂区和外边的马路挤得水泄不通。疫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挺身而出。”陈忠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他带头坚守岗位,消除装置生产瓶颈,开足马力生产无纺布专用料,保证抗疫急需物资原料的供应。
由于北山丙烯送料泵扬程比较低,影响外购丙烯卸车速度。他及时对北站进料流程进行优化,对生产做出合理的调整,大大提高了进料量,提升了装置的产能。面对聚丙烯装置二套南线精制流量由16吨/小时下降至4吨/小时,无法满足装置生产特殊情况,他马上带领当班人员细致排查原因,找出精制塔堵塞原因,立即安排切换精制北线使用,制定并落实清堵措施,确保了装置满负荷生产。他还在致力于聚丙烯新品技术的研发工作,开发高熔指熔喷布与医用专用原料,每天工作到晚上9点,才离开装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当年,公司被评为茂名市防疫工作先进集体。
严细管理出效益
“没有细节管理,制度再健全也落实不了,只有注重了细节企业才能走向成功。”这是陈忠担任厂长以来常说的一句话。他秉持“严要求、细管理、抓落实、自觉干”作风,肩负起生产装置的管理责任。
陈忠树创造性地在全厂推行了“日清”管理法,形成“当日事、当日清,专业事、专业清”的工作氛围,使得厂专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他还积极应用生产动态跟踪法,每日将生产数据趋势图、催化剂用量变化图、生产隐患等统一在动态栏公布,各专业根据数据趋势及时跟踪各项单耗指标超标的原因。每周一召开工艺、设备、安全专业碰头会,总结和布置工作,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负责人、有控制节点、有考核,使各项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厂的生产管理连上新台阶,达到了全国同类装置先进管理水平。
聚丙烯厂书记舒辉云告诉记者,“陈忠很细心很负责任,事事处处亲力亲为,他在工作上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为公司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近三年来,在陈忠的严格带领下,该厂累计生产聚丙烯57.74万吨,为公司创效2.83亿元,实现了“管理站排头,效益创一流”的目标。
技术创新求突破
小本体聚丙烯生产是一项老技术,装置单耗比较高,成本难以下降,间歇式的单釜生产方式使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强度高,能耗高等无法根本解决。陈忠围绕生产瓶颈问题锲而不舍搞攻关,经过反复推敲和分析连续式系统工艺,提出了将一套聚丙烯装置进行连续化扩能改造。2018年,他组织将一套间歇式聚丙烯工艺装置扩能改造成为先进的ZHG连续式生产工艺装置,日夜蹲守在现场,装置试产过程。在他的辛勤努力下,通过改造装置新增产能5万吨/年,增创利润3500万元/年。
陈忠还把“降本增效”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为了提高闪蒸罐置换过程氮气的流动性,在闪蒸罐内部增加了盘管式氮气管线。通过改造,将闪蒸罐的搅拌电机停用,每天可节约电3960度,年可节约费用104万元。此外,装置使用的1000m
湿式气柜,回收的气体中容易夹带大量的粉尘进入气柜,严重影响了气柜和压缩机的长周期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从生产操作环节和工艺流程上逐层排查和优化,并提出了在气柜进气口增加一个自动反冲过滤布袋器,不仅可以将粉尘有效的过滤、回收,还进一步确保气柜和压缩机的安全、平稳运行。
以上两项技术攻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他撰写论文《变压吸附技术在间歇式装置尾气回收系统中的应用》、《降低丙烯单耗》,分别评为全国间歇式聚丙烯生产技术交流会优秀论文和广东省重化厅优秀QC成果。
在工作上,陈忠是一位要求严格的党员干部,但在生活上,他却是慈祥细心的老领导。他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力所能及的帮助员工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员工们充分的感觉到“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近三年来,陈忠多次发动为大病员工捐款,帮助困难员工申请补助3.8万元,帮助困难员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员工都为他竖起大拇指。厂生产四班班长林少明告诉记者,“厂里有一位员工已病故16年,他年年都带队到农村探访病故员工的父母;当年自己家父患上癌症,他还捐钱鼓励我度过难关,陈忠在工作、生活上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获此荣誉是实至名归的。”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冯小飞通讯员谢韶五一假期即将开启。据市气象台预计,五一假期茂名市大部分时间天气较平稳,前期天气多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