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宝砚为首”!文房四宝中,纸易灰、笔易损、墨易碎,唯砚坚固而流传千载。随着时代更迭,砚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茂名市仍有不少文人以砚为载体,倾其心力弘扬砚文化,传承这温润厚重的中华文化。在茂名市书法家协会工作室,陈列了30多方歙砚,书法爱好者和市民可随时到这观赏。
歙砚甲天下
歙砚,起源于唐代,因产于歙州而得名,与甘肃洮河砚、广东端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其以独有的天然纹理、紧密湿润的材质和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闻名于世,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更是称赞“歙砚甲天下”。
茂名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学翔介绍:“歙砚细如润玉,抚之若柔肤,石质坚丽,滑不拒墨,加上奇巧的构思和精湛的雕琢,集诗、词、书、画、印于一体,成了兼具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歙砚,由歙石打造而来,歙石产地以江西婺源与安徽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故歙砚又称“龙尾砚”。
该协会所陈列歙砚的石料均来自龙尾山,并出自我国著名歙砚雕刻大师邱春生之手。据介绍,邱春生制作的歙砚选材精良,刀法流畅,雕刻精美,独具一格,为上乘之作,部分作品曾被选送给各国领导人。
茂名晚报记者看到,现场陈列的歙砚囊括了几何形、仿物形、随形3大类形制,造型各异;雕刻题材广泛全面,山水、树木、云海无所不取,人物、走兽、禽鸟无所不包,像“老子指点江山”“刘海戏金蟾”“老子说教”等雕刻图案与砚石浑然一体、和谐统一,观赏性强。
现场最为引人注目者,当属“妈祖送福”歙砚。海上飞翔的妈祖,乘风前行的航海人,不断翻滚的海浪,栩栩如生。这方砚是现场最大的,长66厘米,宽48厘米,高8厘米,用的是龙尾山金晕石。金晕,是歙石一大类石材纹理,有这种纹理的歙石称为金晕石。制作者顺着金晕石延绵的黄色纹理雕出了妈祖的形象,深浅不一的黄色彩斑恰好化成海浪,布局巧妙自然。
匠心夺天工
吴学翔告诉记者:“制作者会根据不同的石质、形态、纹理,精心构思,并充分利用自然色彩,巧夺天工般去创作。”记者细细观赏,发现果真如此——形如桃子的砚石,刻画了一幅惟妙惟肖的“仙佛献桃”图,若有若无的黄色彩斑像佛光又像云雾,仙气十足。墨色石头上蔓延的条纹,成了“如意寿星”飘逸的头发、长胡子,顺势而作的祥云纹图案,又为寿星增添了几分俏皮,盎然有趣。
若砚石条纹、线条多且清晰,直接拟做鱼翁如瀑的长发,再以砚池为湖,在砚池边上浅浅雕刻出人脸和神态,便可完美呈现出鱼翁垂钓,悠然自得的意境。“太白醉酒”歙砚也充分利用石上原有的颜色和条纹,把李白器宇轩昂、丰神仪态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歙石是天然而成的。每一块歙石都积淀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风尘,各有特征,雕刻成的每一方砚台也是独一无二的。一方歙砚,就是一块块历史文化碎片。“赏一方砚,知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歙砚,了解歙砚,弘扬砚文化。”吴学翔说。
文/茂名晚报记者李君平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信涛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更进一步服务茂名乡村振兴,日前,茂名市“政银保”合作贷款平台启动仪式在茂名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