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茂名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市4万多名普查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已经圆满完成了普查入户登记任务。普查结果表明,十年来,茂名人口的基本情况及人口的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特征。人口总量持续平稳增长,人口地域分布趋向平衡,人口性别、年龄结构调整变化,人口素质稳步提升,人口流动更加活跃,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从人口总量上看,持续平稳增长,总量稳居全省第6位
2020年11月1日零时,茂名常住人口617.4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比较,常住人口增加35.63万人,增长6.12%,年平均增长率为0.60%,比全国高0.07个百分点。常住人口规模居全省第6位。
人口是发展的基础性因素,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要适应人口的趋势性变化,当前茂名外出人口呈现回流趋势,但人口净流出数量依然较大。茂名常住人口排在全省第六位,占全省比重4.90%,经济总量排全省第七位,占全省比重2.96%,人均GDP水平还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处于爬坡越坎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实现“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二、从人口分布上看,全域实现增长,分布趋向均衡
2020年11月1日零时,电白区常住人口最多,为150.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4.36%,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0.58%;信宜市人口最少,为101.46万人,占16.43%,增长11.04%;茂南区人口103.54万人,占16.77%,增长10.00%;高州市人口132.87万人,占21.52%,增长3.10%;化州市人口129.17万人,占20.92%,增长9.57%。
县域人口均实现增长,人口占比最高与最低地区离差7.93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2.07个百分点。茂名人口分布趋向均衡,与县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不断加强密不可分。从构建“双中心四组团”城市格局,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县城品质和县域经济提升,做强县域城区、县域副中心和中心镇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带来经济人口互动变化的良性循环。
三、从性别构成上看,人口性别比升高,高于全国低于全省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22.88万人,占52.30%;女性人口为294.52万人,占47.7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23上升为109.63,比全国总人口性别比高4.56,比全省总人口性别比低3.45。
四、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7.11万人,占27.07%;15-59岁人口为346.57万人,占56.13%;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3.73万人,占16.8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74.63万人,占12.0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提高1.2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7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63个百分点。与全省各地市相比,全市0-14岁人口占比最高,比全省高8.22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占比最低,比全省低12.6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比全省高4.45个百分点。
全市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既反映了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又凸显“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资源,提高社会养育人口服务体系水平;虽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但劳动力年龄人口仍超过总人口的50%,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劳动力供应量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吸引更多人回流投身建设。
五、从人口素质上看,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9.85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3.27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3.56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7.9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4268人上升为8074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978人上升为15107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0022人下降为3620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9468人下降为27196人。
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8年,比2010年提高0.62年,位居粤东西北前列。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4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5.47万人,文盲率由3.03%下降为2.02%,下降1.01个百分点。
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反映茂名市持续发力抓教育成效显著,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将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下滑后,人才红利可期,有利于有效发挥人口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六、从城乡结构上看,人口流动更加活跃,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01.47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27.45万人,流动人口为74.03万人。流动人口中,外省流入茂名人口为9.24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64.79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61.05万人,增长151.03%;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2.78万人,增长487.79%;流动人口增加42.47万人,增长134.61%。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交通条件更加方便快捷,人口迁移流动将更加频繁活跃,人户分离人口规模会进一步扩大,相应也会增加社会管理难度。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68.96万人,占43.5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48.45万人,占56.4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5.00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9.34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8.50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比全省高0.53个百分点。10年间,城镇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一方面是随着茂名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扩容提质,城镇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农村转到城镇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是流动人口主要是集中在城镇地区。
十年来,茂名人口的主要变化和特征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是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影响的结果。但要清醒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充分利用好人口普查的丰富资料做更深入的分析研究,密切跟踪监测人口变动趋势,统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新闻推荐
千年荔乡 魅力绽放 2021中国荔枝产业大会暨首届广东(茂名)荔枝龙眼博览会拉开帷幕
茂名荔枝龙眼采购项目签约仪式。茂名晚报讯为进一步打造茂名荔枝龙眼文化特色,扩大茂名荔枝龙眼品牌的知名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