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标志用电水壶煮水。
茂名晚报讯李光耀 5月29日,位于信宜市茶山镇北面的一座山腰上的黄标志家中十分热闹,笑声不断。三天前,他家通电了,这天大的好事在他的“朋友圈”传开了,一时传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深山独户告别烧柴煮水
黄标志是茶山镇丰垌村人,住的地方是离丰垌村数公里远的山上,一个当地人称之为“石屋”的地方。在茶山圩去到“石屋”,是4公里长的山路。
5月29日上午,记者在茶山村老杨家借了辆摩托,并在他的带领下,一人一车往山上走。离村后,山势就越来越陡,路也越来越难走。上山的路呈“之”字形,刚好之前下过雨,骑摩托上山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车必须开得很慢,全程超低速,在一些没有稍硬路面的路段及在急转弯处,得非常小心。骑了半个小时,记者终于在接近最高山峰下的山腰处看到一座二层半的小楼,这就是黄标志的家。一条电线杆立在小楼右方,电表安装在门前。
见有客人到访,主人黄标志马上拿起一个电水壶去打水来煮。“以前没电,烧水只能用柴,在炉灶煮水,现在用上电,方便多了。”黄标志笑着说。随着黄标志的一番操作,记者留意到黄家客厅中已经装上灯泡及电源插座。
各方关怀终圆廿载夙愿
煮开山泉水,沏好自种茶,黄标志与记者聊起了他家的事。1997年,黄标志结束了14年在外地打工的生涯,带着妻子回到茶山镇的家生活,山高路远,他家一直是靠点煤油灯或点蜡烛照明。后来随着儿女到了读书年龄,为了孩子的读书,一家人到镇上租房子住。每天早上送小孩上学后,夫妻俩就回到山上的家里耕作,下午4点后下山照顾孩子。镇上一住就是十多年,直到两年前孩子们都去了深圳工作,黄标志与妻子才住回了自己的家。
在山上的家里用上电,一直是黄家二十多年来的梦想。可之前的羊肠小路不利通行,通电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多年只有他一家在山上住,供电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近年来,黄标志在各方支持下,将回家之路逐步扩大,已修成了可通小车的宽度。山上部分,他也筹来资金修了一条宽约一米的简陋“水泥路”。去年,黄标志到当地供电所申请用电。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供电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详细论证,年前启动了为黄家通电的工程。施工人员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将电线杆一条一条地拉上去进行施工。历经数月,终于拉通了数公里的通电线路。5月26日,黄家终于“见”到了电。
当天,黄家先后迎来了多位朋友,他们都是听说黄家有电后来看望他的。大家在灯下聊天喝茶,黄标志在朋友面前显得尤为高兴,他由衷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供电部门的关怀,使我这个山上人家用上了"独家电"。”
新闻推荐
中国公路学会等单位在信宜举行授牌仪式 云茂高速获评“最美绿色高速”
记者邓义深本报讯昨日,云浮罗定至茂名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最美绿色高速授牌仪式在信宜市水口镇云茂高速管理中心举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