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柯小瑛 通讯员程玉玲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描述,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因而,电商销售荔枝,“快”“鲜”是关键。为了让荔枝更快更新鲜到达客户手上,很多电商企业会选择航空运输方式。
然而,大部分电商企业则表示,航空运输虽快,可是因装卸环节多,加剧荔枝间的碰撞,且候机无冷链时间长,不利于荔枝保鲜,顾客无法体验到高州荔枝真正的“鲜”;而且运输成本非常高,如一件3公斤的荔枝需运费约35元,占销售价格的40%,去掉成本,电商企业利润甚微。
此外,往年部分电商企业一直在尝试“前置仓配送”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企业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未能协同作战、抱团发展,在未确保订单量的情况下预先发货,有时造成荔枝积压、品质不佳,甚至卖不出去,且没有落实专业人员到异地配送点服务,贴单混乱,出错率高,并难以开展售后工作,差评投诉多,导致企业损失惨重,大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降低物流成本高,进一步提升高州荔枝的销售竞争力,打响高州荔枝品牌,扩大荔枝销售额,去年以来,高州市科工商务局和高州市电子商务协会一直在探索“荔枝冷链直运落地配”新模式。这种模式是由高州市科工商务局指导,电商协会组织,电商协会成员参与,集体抱团发展,统一收集订单,5个物流配送中心冷库无偿供企业使用,全程冷链直运,协会派出专业人员到异地配送点实时贴单、跟踪服务,确保“落地配”准确无误。
“荔枝冷链直运落地配”模式,克服了“前置仓配送”的短板,在实现荔枝“快”“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荔枝从采摘到顾客手上90%过程静态冷链运输,温度全程监控。
高州西塘助农电商营运中心负责人梁兆杨介绍,通过这种方式,他们97%的订单可24小时内到达客户手上,当顾客打开包裹时冰块还没融化,能吃上最新鲜的荔枝,而最快的订单则在8小时内就送达顾客手上了。“这速度算厉害了,”梁兆杨自信地说,“而且有专业人员进驻异地配送点,大大降低订单出错率,退货换货也非常方便,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顾客的任何投诉。”
高州市科工商务局局长庄家银告诉记者,这种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根据统计,往年电商销售60%的订单来自江浙沪皖地区,经济发达的江浙沪皖地区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一直都是荔枝电商企业的必争之地,因此他们以江浙沪皖地区为试点,开设运输线路。他表示,“荔枝冷链直运落地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3公斤荔枝仅需运费12元,与航空物流相比,节省物流成本超60%。
据了解,目前高州市通过“荔枝冷链直运落地配”模式共发货10000件,销售荔枝50吨,已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20多万元,而且顾客反响良好,零投诉。基于“落地配”模式的诸多优势,现在,西塘助农电商营运中心、大唐荔歌、桂圆妈妈、芝润农业有限公司等越来越来的电商企业加入到这种协同作战、抱团发展的新模式中来。
高州市电商协会秘书长林栋表示,接下来,协会将鼓励动员更多电商企业加入电商协会这个大家庭,更加高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培育多种物流运输模式并存,降低电商物流费用,并计划申请地理标志品牌,打造优质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形象、统一标识,同时明年将计划增设新路线,把这种新模式推广开来。
专业人士认为,物流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荔枝销量增多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企业发展凝聚起来了,“荔枝冷链直运落地配”这一模式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大利好,对推动农产品上行带来新启示,可将这种新模式覆盖到其他农产品上,助力农产品上行,实现政府、企业、农民、消费者四方共赢。
新闻推荐
夯实基础设施 破解销售难题 高州红粉村党员干部多渠道为果农分忧
凌晨5点多天刚亮,高州金山街道红粉村的果农梁汉武已经开着三轮摩托,把采摘好的新鲜荔枝运送到荔枝园附近的收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