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声,培养学生信心的获得。作为文科班的学生经常要费力地解数学难题,对于数学这门功课,怕极了。班里的小宇,期中考数学得了好成绩。我祝贺他,他高兴极了,对我说:“老师,谢谢您一直对我的鼓励,我差点就放弃了,现在我的心里有点小高兴!”以前,数学一直是他的梦魇,我继续说:“语文成绩也大有进步,但英语科……”“我知道,到期末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一定会提高我的成绩,您也应该看到了,其实,这次英语成绩比月考还好些”“嗯,我相信你!”
面对学生成绩不够理想的科目,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先看见了他们成绩理想的科目,然后用鼓励之心去倾听学生的心灵,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激励,给他指出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体验强烈的自尊感和成功的幸福,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心。“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倾听心声,注重学生情绪的管理。教育真正能够发生功效的时机,不是学生做错了事情,老师劝导、批评他的时候,而是在日常与学生相处时候的倾听与建议。所以,无论学生说什么,我一定先向她(他)表达共情。共情,可以让他(她)的情绪得到理解与释放。在这之后,我所说的建议,他(她)更可能听进去。
倾听是教师民主作风的表现。倾听学生琐碎的生活小事,接纳她的情绪,指导她积极地去正面沟通,学会把事情消极的一面转化成积极的一面,最终,学生会做出合适的决定。因此,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征,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倾听心声,减轻学生心理的压力。在实践中,我经常利用周记评语跟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不少学生开始愿意接近我,把我当成是知心朋友倾诉心事。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感情是真挚的,只要你细心观察,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捕捉其内心的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将会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这时,老师应该放低自己的身段,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只有耐心地去倾听学生的诉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我们才能捕捉到其内心的需求与愿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问题才会得到解决之道。倾听是一种信任、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总之,做好班主任工作,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充满力量地茁壮成长。汕头市谢易初中学王扬
新闻推荐
□冷月流最近出行,发现许多街道路面都用护栏隔出自行车道,这的确是好事,避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保证道路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