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咏棠 摄
暑假期间,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8名潮汕籍学子,组成“汕下一心”调研团队,冒着烈日,奔波在汕头的大街小巷,开展关于“经济重心东移背景下老城区的职能转型”的探究,并以小公园区域为典型展开调研。据了解,此次同学们的实践调研立足于改造前后小公园城区职能的变化和发展情况,从相关职能部门、商户、游客、原住民等多个维度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老城区改造工程的利弊得失,以期探寻未来可行的发展之路,并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实践探索。
7月16日,小组成员齐聚小公园亭,结合之前的立项规划以及实地情况,确定了第一阶段调研的主要方式和流程——向游客发放问卷以及采访商户。来自香港和福建的游客,在调研方向和研究思路两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材料。“历史厚重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时修缮,而是靠本地人一代一代传承的。”通过与游客交流同学们发现:大多数游客认为老城区的改造工程效果显著、富有地方特色,此外游客还对合理的建设计划和区域分布表示赞同。同学们还采访了小公园一带的新老商户,收集到不少有益的反馈。
7月18日,小组成员再一次齐聚小公园,将第二阶段调研对象转向原住民。小组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交流为辅的方式,了解到不少原住民对于城区职能规划和改造工程的看法和意见。受访的原住民普遍认为,经济重心东移推动了汕头发展,且影响广泛深远。
7月25日下午,同学们走进市文联,与小公园专家委员会两位学者进行交谈。小组围绕“小公园修缮”以及“经济重心东移”两大话题对两位学者进行访谈,受益匪浅。
此次调研活动,同学们获得了不少有益的信息:如老城区的文旅业发展对于小公园周边地区的商户确有积极影响,完善文旅产业圈是未来主要趋势;而商户是否转入东区市场,依赖于商户类型和底蕴,不可一概顺应经济形势东移等等,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本报记者 吴小娟 通讯员 刘沛韩 文/摄
新闻推荐
汕头市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健康需求出实招 增派医生下乡 大病不出区县
本报讯(记者周敏)记者从市卫健局获悉,当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抓住历史机遇,对标省关于汕头打造区域医疗中心的决策部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