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来自香港的惠金桥182轮缓缓靠泊汕头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卸下4个20尺重柜、25个40尺重柜,来自香港地区的冻去头南美白对虾、彩色相纸由此登陆粤东市场;当日下午,在汕头港广澳港区码头,19个20尺重柜和236个40尺重柜,满载着玩具、陶瓷、糖果等产品,经由巨大的吊机装上利比里亚籍正利诺福克轮,踏上前往香港的旅途……这是汕头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汕头海关积极服务汕头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现代化沿海经济带建设,助力汕头市积极抢抓融入珠三角、拥抱大湾区、深度对接港澳的新机遇,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精准对接 支持开拓汕头与大湾区贸易通道
加快实现汕头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创造高效便利的货物人员通关环境。近年来,汕头海关积极推广跨境快速通关业务,大力推进转关无纸化,精简转关单证,不断提高供港澳货物通关效率;同时,简化输港澳货物查验手续,除特殊情况外,所有输港澳货物当天完成查验放行和处置作业,确保查验货物“零积柜”。
汕头海关也致力于提升船舶监管效能,在促进大湾区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海关对进出境不超24小时的国际班轮合并办理进出境手续,采取“提前申报、运抵验放”模式,实现非查验货物抵港后即可提离,减少企业运作时间和成本,进一步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据港口物流企业反映,船舶减少滞港一天即可节约3000~4000元。数据显示,作为汕头关区来往港澳小型船舶监管的重要阵地,今年1至7月,汕头港海关共监管来往港澳小型船舶855艘次,有力地促进了输港澳货物流通。
今年以来,在汕头港广澳港区,3条途径香港至东南亚的国际班轮航线顺利开通。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经广澳港进出香港的集装箱达7.22万标准箱,来自汕头市各地的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陶瓷等经由广澳港扬帆出海,顺利运抵港澳市场。广澳海关采取进出港船舶“进港即靠泊,靠泊即作业”的无缝链接作业模式,推行夜间预约登轮作业、“绿色通道”等通关便利措施,进一步提高装卸速度,输港澳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比去年全年平均时长压缩99.1%。
优化环境 赋能汕头外贸产业加速出海
8月9日,广东西电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汕头海关隶属濠江海关申报一批出口至香港的发电机组,从货物报关到货物抵达香港客户工厂,仅用了不到30小时。在汕头保税区,像西电动力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据汕头海关所属濠江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汕头保税区内企业对香港进出口贸易额呈大幅增长趋势,增长最多的高达365%。
在服务促进汕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进程中,汕头海关发挥“汕头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政策叠加正向拉动效应,以最优的通关服务、最快的通关效率、最佳的硬件设施,促进保税物流平台优化运营。该关还加快推进“区港联动”货物分流通关一体化管理,通过物流舱单共享、数据自动比对放行,对港口和保税区之间货物实现在途监管和信息互认,实现货物在两个海关业务现场的直通式通关,大幅提高保税物流效率,为保税区内企业发展港澳贸易业务营造了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汕头市玩具出口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汕头海关实施出口查验作业流程再造,推进“智慧监管”实现高速验放,有效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汕头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关将立足海关职能定位,进一步聚焦特色、放大优势,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汕头下好“湾+带”先手棋,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开放再扩大、创新再提速,为实现汕头沿海经济带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动发展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 康洁 通讯员 刘自学
新闻推荐
用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成长路 “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首个教育基地落户汕头
本报讯(记者陈文兰)日前,“中国校园健康行动”汕头青少年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正式落户汕头。该基地位于汕头市集友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