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用摄影去记录生活,用镜头去探索美好。路边的一草一木、夜幕降临后的繁华夜景,或是身边人嬉笑的脸庞,都是摄影师们作品中“熟客”。而80后汕头女孩阿奇,却热衷于穿梭街市之间,拍下惬意生活着的流浪猫。在阿奇的镜头下,猫咪们时而闲适慵懒,时而活泼跳跃,时而又高冷无比,一张张“猫片”在网络上大红,男女老少无不喜爱,拍猫“奇”人,非她莫属。
与摄影和猫咪的奇妙缘分
见到阿奇的第一眼,怎么也和“职场老手”挂不上钩,“在外拍摄,总被人认为我是个还在读书的学生。”阿奇觉得又无奈又好笑。做专职摄影之前,阿奇在咖啡馆打过工,在杂志社、广告公司做过文案摄影,而大学里她学的是和摄影完全不沾边的民航专业。“即使这样,摄影还是贯穿着我的生活,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在阿奇小时候,妈妈便喜欢用胶卷相机记录下她的生活,在高中的一次机缘巧合下,阿奇把随手拍下的照片作为假期作业交给老师,而照片却意外被挑中,在学校的展览中展出,这时,她慢慢喜欢上摄影。“第一台数码相机是妈妈在上大学时送给我的,从那之后我就陆陆续续开始拍猫了。”阿奇的摄影天赋要归功于对影视作品的喜爱,“我从小就很喜欢看各种电视剧或电影,说出来可能不信,我的年均观看影片数达300部。”这也为后来阿奇的无师自通和信手拈来的镜头把握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说到猫,阿奇开始神采飞扬。从六岁领养第一只流浪猫开始,阿奇就似乎与喵星人结下不解之缘。童年饲养的这只猫咪陪伴着阿奇长大,他们可以一起玩耍,亦或是静静地待着,各干各的,就是这种亲情般的相互陪伴,猫渐渐走进阿奇的小世界。“真正去深入了解猫的各种习性,是从收养第二只流浪猫开始的。我开始自主地查找各方面的资料解决猫咪的一系列问题。”在上海工作时,阿奇有空便会去动物救助站参加志愿活动,这些在她看来不值一提的经历,也是她学习的过程。阿奇坦言,正是因为积累了一定关于猫的常识,成为一个合格的“铲屎官”后,才让她之后的“拍猫之路”更加平稳舒坦。“我钟爱与猫相处时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需要时我们会相互取暖,但也不会过分粘腻。”相较于狗的热情似火,阿奇更爱与猫相处时的细水长流。
创建公众号吸引大批粉丝
身材并不算高大的阿奇空闲时间便会背着相机走街串巷,即使去到外地,也不忘穿梭于猫咪经常出没之处,有时候一拍就是大半天,在路边席地而坐逗猫拍猫更是常事。长年超负荷的相机负重也使阿奇落下腰痛病根,但她依然乐此不疲。
问及何时起有了当一位全职摄影师的念头,阿奇娓娓道来,“好几年前,在长沙参加活动的时候遇见了很多爱宠人士,他们鼓励我尝试专职做一名拍猫摄影师。在当时,这在国内还是件新鲜事,虽然我也心动了,但像我这么"佛系"的人来说,这件事一直没有落实。”
阿奇也因为拍猫,认识了很多宠物发烧友,其中一位和阿奇一样热爱拍猫的博主成功创业,当上独立摄影师,这给了阿奇很大的触动。2017年,阿奇终于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猫世相”,开始着手整理出多年来所拍的近万张猫片,定期分享给读者们。慢慢地,公众号开始热闹起来,阿奇和她拍过的那些猫咪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粉丝团。
通过公众号平台,阿奇也常常收到热心的粉丝发来的留言,告诉她哪里有猫咪出没。一次,阿奇收到读者发来的一只守在潮州开元寺殿前的猫咪的照片,阿奇二话不说背上相机就往潮州去,见到了那只慵懒趴在殿前的简洲猫,就像在守护着这里的安宁。在阿奇的镜头下,每只猫好像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但阿奇留足了空间让读者们自己去领悟,“每个人看到一张照片后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我不想过多的去下定义,这样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诠释。”
呼吁用收养代替购买
“我很少专门去拍摄宠物猫,更喜欢纯粹地去寻找生活在街头巷尾里的猫。”在汕头,阿奇用自己的作品将潮汕地区特有的麒麟猫呈现给大众,“无尾或是短尾猫在潮汕地区很普遍,甚至可以说是潮汕的"特产"了,外地人看到后很惊奇,我就很想把这些可爱的猫咪分享给更多的人。”
将潮汕街景和猫进行融合,也是阿奇一直在思考并付诸行动的事情,“我想在分享猫的同时融入潮汕的美景,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带大家走进潮汕,走进汕头,何乐不为?”因此,在阿奇的作品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汕头老市区、乌桥、妈屿岛等的出现。
众所周知,在汕头有很多的流浪猫,但它们并不能因此遭到嫌弃,阿奇也呼吁大家,用关爱代替收养,用收养代替购买。“它们生活在街头巷尾,但是有着自己的节奏,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尊重与爱护。”阿奇说。
本报记者杨舒佳 实习生 马镭烊
新闻推荐
备受影迷们关切的国产故事片《深夜食堂》近日在汕头市艺都等影城影院上映。由福星全亚文化传媒公司与引力影视投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