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25日,汕头市各界群众庆祝汕头解放大会现场。
1949年10月24日,汕头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2019年中秋节后的一天上午,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在市区紫云庄一安静的老楼里,原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秦梓高愉快接受了我们的采访。88岁高龄秦老先生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说明来意后,我们直奔主题,请他谈谈当年汕头的解放与接管的一些情况。
秦梓高从1982年开始从事党史研究工作,他在给我们讲述前特别强调,作为一名史学研究者,自己一直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为己任,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他掌握的汕头的解放与接管史料,一部分来自《团结报》的报道和其他资料;一部分来自亲自访问当年参与入城接管的同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号召解放军“宜将剩勇追穷寇”。潮汕地委积极配合南下大军进军潮汕。10月22日汕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揭西宣告成立,林美南任主任,李平、吴南生为副主任,委员徐杨、黄声。军管会下设政务、公安、财经、文教、公共事业几个接管部随军前进,准备进城接管汕头市。
1949年10月14日祖国南大门广州市解放,17日福建要塞厦门市也解放。溃退来潮汕的国民党军残部胡琏兵团处于人民野战军的钳形攻势之下。10月中旬胡部将其在潮汕各地兵员分别向汕头市集结,准备从海上撤走,退往金门台湾等地。
10月7日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的先遣队从兴梅南下潮汕。13日边纵首长、潮汕地委领导、南下工作团和边纵第二支队负责人在揭西五经富举行军事会议,部署进军解放揭阳、潮安、潮阳和汕头市,决定兵分东西两路进军。18日解放全潮汕的最后战斗开始了。当解放军大兵压境,潮汕即将全面解放前夕,21日,胡琏兵团在汕头抢掠一阵后,分别从汕头及海门等地逃往台湾、金门。
10月24日,边纵部队决定进城,汕头人民欢天喜地,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市中心小公园亭升起。下午4时,在汕头地下党的接应下,边纵直属1、5、7团开进汕头市;傍晚二支队的1、3团也进入市区。当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迈着雄壮步伐开进粤东重镇汕头市时,全市人民欢腾起来。市立第一中学和聿怀中学的欢迎队伍迫不及待地跑到郊外葫芦市去迎接;汽车工人欢喜地开着贴上“汕头解放了”“我们翻身了”等标语的汽车,直奔驻军营地运载人民子弟兵进城。汕头市万人空巷,夹道欢迎的群众人山人海,人们手执彩旗,敲锣打鼓,燃炮欢呼,盛况空前,全市人民沉醉在一片翻身解放的喜悦之中。
10月25日,作为汕头市解放后军事管制时期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全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汕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即日开始接管工作。参加接管同志由于经过城市接管训练班的训练和学习东北等地接管的经验,又有汕头地下党为接管汕头打下良好基础。尽管接管单位多,情况复杂,接管干部少,但大家充满信心,在接管做法上,实行按各系统,由上而下,原封不动,边接管边学习方针,按先后缓急,重点接管,平稳过渡,有序地进行。
在市军管会的领导下,经过短短半个多月的紧张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对滞留在汕的国民党军余部及原汕头市政府所属125个单位的接管任务。总共接受了国民党军队及汕头市旧公职人员6231人,档案资料和敌伪房产以及物资器材一批,也有部分银元和外币。
在开展接收工作的同时,市军管会还妥善安置了大批旧职员和投诚起义的国民党官兵;逮捕了社会上的黑帮首领和反动头子;取缔了国民党和三青团的反动组织;破获了特务暗藏机构;恢复了通讯交通;调整和建立了新的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机构;成立汕头市总工会筹委;维持社会治安,恢复生产秩序,安定人民生活。新生的革命政权迅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汕头人民在市委和军管会领导下,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高潮中去。
11月25日,潮汕地委和汕头市委组织汕头市人民及各界代表,在中山公园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全潮汕解放和庆祝汕头市解放的“三庆”大会。人民群众欢天喜地,喜气洋洋。是晚还举行火炬游行。26日、27日又举行了游园晚会,汕头人民沉醉在一片欢乐之中,庆祝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
说到这里,秦梓高老人仍然非常兴奋,并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当年传唱全国的歌曲《解放区的天》。
“没有汕头的解放,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秦梓高说自己很知足,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甘小松 陈洁汶 张勇鑫
新闻推荐
“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正式启用 首批设立7个大师工作室及汕头中国画院艺术交流馆
本报讯(记者陈欣琪)昨天上午,汕头市“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启用仪式暨文艺人才美术作品展在小公园国平路举行,启用仪式为...